第(2/3)页 “只要最后不是瞎折腾就行。” 李香琴也很无奈,她现在折腾上瘾了,肾上腺素天天往上飙,不做点啥事好像都对不起她重活一回似的。 “能折腾才有收获,看你这劲头,搞得我也想做点什么。” 王二英忍不住自我怀疑,她是不是太懒了,大家都在努力,好像只有她在原地踏步? “哈哈……你想干啥,我第一个支持。不过你们一家子和睦,儿女孝顺,你就算安享晚年,也是最幸福的老太太。” 上辈子,直到她死,王二英的日子一直都不错。 “日子还算和乐,但若是能再挣点,我肯定更乐意。” 家里的儿子媳妇都各自有工作,儿女之间也没有大的矛盾,她对目前的日子还是很满意的。 但看着李香琴忙活,她总觉得缺点啥? “我明天就去娘家一趟,把事情给你打听清楚。你这个时机找技术师傅刚刚好,你天天忙,不清楚,蔬菜厂现在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时候了。” 自从年后,自由市场活跃,菜贩子也不像以前偷偷摸摸,已经光明正大的租摊位卖菜了。 她家三江说,私营市场兴起,国营市场注定要受到冲击。 她也有亲戚在蔬菜厂上班,已经不止一次听到他们抱怨了工资延发了。 国营菜场价格偏高,没有自由市场灵活,就连她,现在也喜欢去自由市场买菜。 照这个趋势,蔬菜厂注定要走下坡路,而且,听说厂里已经找很多职工谈话了,用不了多久,蔬菜厂大部分的职工都得下岗回家。 听着姐妹给她的消息,李香琴倒也不意外,个体兴起,自然会涉及到方方面面。 这阵子,已经有消出来,肉票布票要取消了,除了紧俏的大件,一些生活用品不用票基本都能买到了。 “自从政府鼓励做生意,周边郊区的村民都有自留地,养鸡鸭,种蔬菜补贴家用,都是顺手的事。 私有蔬菜进来,对蔬菜厂肯定有影响,别说蔬菜厂,以后好多厂都会受到波及。” “这倒是,你的饺子馆以后肯定超过国营饭店。”王二英点头附和一句,两人闲聊聊几句,李香琴就起身离开了。 刚到饺子馆,吴老太就溜达过来了,两人坐在法桐树下择菜唠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