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值夜班的北京电影记者田野闲得无聊,做了一个试验:他瞎编了一个电影名字——《即使变成甲壳虫卡夫卡还是进不去城堡》,用同事的英文名炮制了一份演职员表,“盗用”前苏联电影导演帕拉杰诺夫《石榴的颜色》的插画设计了一份海报,随手胡诌一段剧情,添加到豆瓣网电影片库里去了。 一年后的一天,田野无意间打开了相关链接,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一年里,有近2500人想看它,有207人表示已经看过了,还有不少人写下了影评。 一堆人说什么‘此生必看200部经典电影!’ 施施惊讶:“不存在的电影,怎么写影评呢?” “信口胡诌呗…扯一点后现代主义,表现意识流之类的东西,再说说自己的看法…” “你都没见过电影,你能有啥看法?” “很简单,你可以写‘我在深夜中看完此片,拉开窗帘,吐出最后一口烟圈,心底竟然涌上出一阵湿润的感觉。’…” “我不理解…” “这个叫装逼…你不懂的…” 沈言拿回来手机,翻看了一下《窃听风云2》的口碑…豆瓣评分7.9分… 还挺高! …… 《窃听风云2》取材于香港金融犯罪案件,讲的是股市! 主题内容的关键词是“操盘”,片中的人物都是处在力图操盘别人或摆脱别人操盘的状态下… 庄文强对金融故事一直情有独钟,后来还拍了部《金手指》… 《窃听风云2》咋一看看点很多,明星、侦察与反侦、金融战、阴谋论、动作戏… 但看点太多就是没有看点。 其实是很无趣的电影。 郭凡和陈晓凑过来:“在看啥?” 沈言:“《窃听风云2》的影评…” “…不好看嘛?” “普遍觉得没啥惊喜感…没有创新…” “香港电影很难有新意了!” 沈言想起什么,突然道:“其实我之前一直以为《窃听风云》是政治片!” “啊?” “香港是很有名的国际情报中心,又叫间谍之都…” 陈晓瞪大眼睛:“间谍之都?” “你不知道?”沈言很惊讶:“冷战三大特务中心,香港、德国柏林、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并列…后来,冷战结束了,但很多东西也遗留下来了,早些年,英国在香港设立了一个巨大的间谍机构,名义上叫香港警务处“政治部”,实际上却游离于警察部门,受军情五处(MI5)派遣。其英文名称为Special Branch,成立之初有大约200人,大都是从出身贫寒、但是学习很努力,考上名校,接受过完整西方精英教育的香港年轻人中挑选出来的,利用英国国籍和高薪来引诱他们为英国卖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