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北美电影市场有个颁奖季… 颁奖季对电影产业来讲影响深远,很多高品质电影会以冲奥作为噱头,宣传营销,将颁奖季的很多奖项作为品质背书,吸引更多观众! 这也是很多中小型电影公司能保持竞争力的原因。 以前,很多大型制片厂每年都会制作几部专门冲奥的题材。 或者交给旗下的子品牌,福克斯有福克斯探照灯,迪斯尼也有迪斯尼试金石影业,环球则有焦点电影公司… 这些子品牌最开始都是生产严肃的剧情片,迪斯尼曾经收购了哈维的米拉麦克斯。 不过,后来… 好莱坞六大逐渐放弃了冲奥电影! 原因很简单,大制片厂追求的是全球上映的大制作,需要通过大规模商业发行来保证盈利,这与奥斯卡规则的“小众”要求相冲突。 这个‘小众’指的是艺术性! 咱就拿《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举例,虽然这部电影经过颁奖季的宣传,热度飞涨,全球版权也卖的不错,后续的DVD、流媒体版权想必也能大赚一笔… 但最多也就赚一千多万美元… 这点成绩,跟《钢铁侠3》全球盈利超过4亿美元没法比! 大制片厂肯定要追求大的收益… 至于冲奖带来的品牌价值之类的,六大哪个没拿过奥斯卡? 《公民凯恩》,号称美国影史“百年百大电影”居榜首的电影! 它的出品方雷电华,早就破产了! 所以,电影本身的质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赚钱。 媒体接着提问,问到了沈言会不会出席颁奖礼… 沈言摇头:“我只是投资人,我去颁奖礼干嘛?你见过哪个投资人参加颁奖典礼的?” “张卫平就去过…” 沈言故意反问了一句:“张卫平?谁啊?” “…新画面的老板!” “哦,所以,他是不专业的投资人…独立电影最重要的是导演…” “奥斯卡颁奖礼你不去吗?” “…奥斯卡颁奖礼是哪天?” “3月2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