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尤其是戛纳、柏林电影节的主办方。 原因很简单:戛纳、柏林依然有华语电影入围——到底是中国电影够不着威尼斯,还是大家看不上威尼斯? 这次《燃烧》没开拍就入围威尼斯,某种意义上,也是威尼斯电影节的示好… 不过,主办方挺担心沈言的效率! 当年,王家卫的《蓝莓之夜》被定为戛纳电影节开幕影片,结果一直拖到电影节开幕前三天,才把后期工作完成… 《燃烧》可能不能这样… 所以,埃琳娜·波拉奇干脆来了《燃烧》剧组,她要看看进展… …… 沈言拍电影很快。 他给《燃烧》定的拍摄周期是15天… 就一部偏文艺的剧情片,没啥特效,也没有大场面,没有理由拖个好几个月之类的… 《燃烧》剧组也就八十多人,属于标准的小剧组。 但光是摄影组就多达40人,而且分成两个组。 别误会,没有主镜头、副镜头的区分,就是分班拍摄… 对沈言来讲,《燃烧》最重要的就是摄影… 7月5号左右,剧组磨合的差不多了,沈言果断加快了进度。 然后,剧组的执行导演告诉他‘埃琳娜·波拉奇来了’! 沈言不以为意:“来就来呗,不用管她,咱拍自己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