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三大电影节本身的关注度并没有那么高… 除非有华语电影获奖… 或者营销的牛逼——当年贾章柯的《江湖儿女》各种营销,感觉金棕榈稳了。 看看这些标题:‘贾章柯《江湖儿女》无差评,赵涛影后稳了?’、‘《洛杉矶时报》评“江湖儿女”:金棕榈有力竞争者’、‘《江湖儿女》戛纳首映热度高,观众用五分钟掌声致意,金棕榈稳了!’ 后来全程陪跑… 但戛纳的知名度确实扩张了! 哦,插一句,后来,贾章柯学会低调了,《风流一代》没有再提争夺金棕榈… 当然,比不上娄晔、王晓帅,他俩压根没有报道! 你知道娄晔0分电影的名字是啥吗? 你知道王晓帅那部怀念地主爷爷电影叫啥名字吗? 因为他俩的电影没过审! 有些圈子非常有意思,涩情+血腥+暴力+反政府+丧=伟大的电影,他们坚定地认为中国没有伟大的电影。 然后非要硬着头皮的接受审查,删减,死乞白赖的要在内地上映,结果惨败… 得出结论:审查制度不行+创作环境不行+这届观众不行。 咳咳,扯回来! 现阶段,拿过欧洲三大大奖的华语电影也就14部,其中威尼斯7部(《悲情城市》、《秋菊打官司》、《爱情万岁》、《一个都不能少》、《断背山》、《三峡好人》、《色戒》),戛纳一部(《霸王别姬》)、柏林电影节六部(《红高粱》、《喜宴》、《香魂女》、《理智与情感》(李安英语片)、《图雅的婚事》、《白日焰火》)。 沈言的《燃烧》是第15部,而且同时拿了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两个大奖! 创造威尼斯影史了! 说一句载入史册也不为过。 要知道,他才二十六岁啊! …… 后台群访,沈言拿着金狮奖奖杯还有获奖证书,先摆好造型,拍了一堆照片。 坐下,拧开自己的保温杯,对工作人员说了句:“麻烦给我倒点热水!” “…OK!” 然后…工作人员真的给他加了热水… 这点意大利人跟中国人很像,他们虽然喝冰水,但他们也喝热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