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关兴民又点头。 “之后又送去上博,做了热释光!” 关兴民再点头。 王齐志紧追不舍:“结果呢?” 关兴民没有说话,叹了口气:结果还用得着说? 王齐志诡异的笑了一下:“所以说,前前后后,那东西坐了十趟飞机都不止了吧?总不能国外的海关、咱们的海关,以及这么多的机场的检测中心都是吃干饭的? 还是说,文物鉴定中心、上博、包括省市两级鉴证中心,全收了那两个假文物贩子的黑钱?” 不是……王教授,你这是偷换概念? 关兴民刚要说什么,王齐志用力一挥手:“关主任,你不要误会,林思成不是也提到:去年国外的恐怖份子公然走私核原料,国外海关同样后知后觉? 所以,有问题的是制度……而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林思成太年轻,所以不懂,但你们应该知道,他这次‘凑巧’,意味着什么?” 关兴民用力点头:“王书记,我知道……我是怕吓到他,所以没讲!”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些机构全部存在巨大的安全漏洞,特别是海关安检:能造原子弹、能急速致癌的东西,就这么堂而皇之的进进出出,出出进进? 这还只是文物贩子,这要换成极端份子呢? 也不需要多,就机场的餐厅给你放一点,厕所再给你放一点……那画面太美,王齐志都不敢想像。 所以,就是因为林思成“凑巧”的“怀疑”了一下,又“凑巧”的“推测”了一下,就逼的全国的海关、公安系统不得不紧急改革? 而且慢了都不行。 再说官方一点:他这次凑巧,为国家和人民挽回了多大的损失? 不夸张:也就不知道林思成要来,如果知道,信不信今天来鉴证中心的,至少也得是位厅领导? “王教授……” “你懂个屁,给我闭嘴!” 林思成嘴刚张开,就被王齐志给骂了回去,然后一脸笑咪咪:“关主任,小孩不懂事,但咱们总不能也当是凑巧吧?” 关兴民张了张嘴,不知道怎么回答。 王齐志问的是“咱们”吗,他问的市局,乃至厅里。 更高层级的先不提,至于“林思成”这三个字会被写进哪个机构的哪个备忘录,又在哪些机关、领导心里挂了号,这些都先不说。 就问:如果不是林思成“凑巧”,这壶是不是会进文物公司,然后进省博,最后公开展览? 最关键的是,那壶先过的就是省厅的机器,然后才送到京城做的鉴定。所以,第一口,也是最大的一口黑锅,难道不是省市两级的公安系统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