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人又领着刘景逛了逛街,只问价不砍价,只试穿不购买,一直到夜色阑珊,这才找地儿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不等闹铃声响,刘景的生物钟已经把他唤醒了。 两位阿姨夜里聊到很晚,这会儿睡的正香。 刘景下床,自己穿衣服,胡乱洗了把脸,开始站桩。 随着闹铃响起,两位睡美人醒了。 “姐,他天天都这样吗?”小姨打着哈欠,以前只是听说,现在是见识了。 “刮风下雨,从不落下。”刘阿姨见怪不怪。 “姐,你说要是都像木头这样,这带孩子多省事儿啊。”小姨艳羡。 “省事儿是省事儿了,但也少了很多乐趣。等你有了孩子,你就明白啦。”刘阿姨摇头叹气。 等到姐妹俩梳洗完毕,小姨赫然发现,刘景正抱着大部头《三国》,看得津津有味。 这股认真劲儿,不像是装的。 “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小姨坐在刘景身旁,看着章回标题,忍不住问道,“木头,你看的懂吗?” “还行。”刘景随口敷衍。 小姨压根不信,“满纸之乎者也,读都读不来,你看热闹的吧。” “那是你,这已经够白话的了。”刘景有些嫌弃,难道长得漂亮的女人,文化水平都低? 小姨心中不忿,这是看不起我啊。 她玉指如葱,指着一处,“使命什么诏而去,这个字怎么念?” “赍,赠送、送给的意思。”刘景盯着鲜红的指甲盖,涂的是真妖艳呐。 “嘿……”小姨不死心,翻了两页,又指着一处,“这是什么陵营?” “彝陵营,就是夷陵。”刘景不想回答,这还没完了。 小姨当然没完,一把抢走书,一字一字地看仔细。当年读《红楼》的时候,都没这么用心。 被一个三岁小孩难住,她也要面子啊。 很快她发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字,“木头,单什么先锋潘璋?” “不认识。”刘景看也不看,直接回答。他怕再答下去,真没完没了。 他是翻了字典,但也只是对照古今写法。古代他都有很多字不认识,何况是现在了。 现在的文字,可比先秦时候多了不少。 小姨点儿背,找的这几个字,恰好他都认识。 小姨听言,得意极了,“哈哈,这个字都不认识,还说看得懂。” “不认识几个字,不耽误我看懂吧。”刘景的眼神好像看白痴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