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待到秋收,若能丰产,制成棉衣棉被,今冬边关将士与北地百姓或可少受些冻馁之苦。” “若能如此,便是功德无量了。”江叶由衷说道。 “还有周兴福先生所献之新式稻种、土豆、红薯等物。”李斯眼中闪着光,“皆于骊山皇苑辟出专田,也是公子今日所临之地。” “它们皆由精通农事之匠人精心照料。去岁试种之稻,穗实果真更为饱满,今岁扩大了规模。” “土豆与红薯长势亦喜人,只待秋收验证其产量是否真如周先生所言那般惊人。若果真亩产数十石……” 李斯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那将是泽被万世的丰功!” 江叶能感受到李斯话语中的热切与期待。 这些作物的推广,无疑是解决饥荒、稳固国本的基石。 李斯补充道,“此外,张怀明先生留下的‘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亦在秘密研制之中。” “造纸已有些许眉目,虽洁白平整度远不及公子冯一鸣所献之后世白纸,但已能书写。” “活字铸造颇为不易,工匠们仍在反复试验合金配比与刻字精度。” “陛下常催问此事,期盼能早日用于刊印《秦律》,广布天下。” 马车微微颠簸了一下,李斯扶稳车厢,笑着总结道:“总而言之,公子放心,陛下励精图治,我等臣子亦不敢懈怠。” “公子与众位贵客所赐之‘天工’,皆已播下种子,只待时日,必能在大秦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陛下时常感慨,恨不能早日再与公子相见,共商推行之大计。” 江叶听完,心中感慨万千。 看来他们上次的到来,确实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持续的涟漪,正在一点点地改变着这个古老的帝国。 他看着李斯眼中闪烁的的光芒,微笑着点头:“有李大人与诸位同僚尽心竭力,何愁大事不成。辛苦李大人了。” “分内之事。”李斯笑着应答。 一个时辰后,车队缓缓驶入了咸阳城。 除去早已见识过秦都风貌的张怀明与林如尚能保持镇定外,其余二十八名游客。 无论是初来乍到的新人,还是经历过其他时空的老顾客,几乎不约而同地探出车窗,睁大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座传说中的咸阳城。 “哇!这就是咸阳!”梅宇轩半个身子都快探出去了,引得旁边的侍卫一阵紧张。 “快看!那些人穿的衣服!是真的曲裾深衣!”李佳佳指着街边行走的秦人,激动地摇晃着身旁朱文的胳膊。 高君和曾玄则对街道两旁林立的店铺和悬挂的幌子产生了浓厚兴趣,努力辨认着那些古老的篆文招牌,猜测着里面售卖何种货物。 凯文嘴里已经词穷,只剩下不断的“Oh, my GOd!”和“Unbelievable!”,手中的手机录像功能一直开着,恨不得将所见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他看到有匠人在街边用传统方法制作陶器,眼睛瞪得溜圆。 就连一向超然物外的太虚道长,此刻也无法免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