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扬和章择天加完联系方式,何巧女就开始和柳华、姚纳新闲聊,张扬则是时刻注意马芸那边,寻找过去交谈的时机。 被晾在一旁的章择天打量了张扬许久后,也确定了对方身份,小声询问道:“你是不是沪都财经大学的那个张扬啊?” 现在年轻人都玩互联网,特别是贴吧和QQ空间,张扬的名声也早在长三角的校园间传开。 听见对方搭话,张扬收回看向马芸的目光,看向章择天道:“是我,你应该还没大学吧?” 章择天:“还没,在读高一,今年九月份就高二了。” “高一,我有个妹妹和你一样大,你未来打算学什么?”张扬延续两人的话题,目光依旧时不时看向马芸那边。 “想读文学类,你妹妹呢?” 章择天反问。 “金融。”张扬一想到自己妹妹张安欣,他就忍不住叹了口气道:“不过按她那爱玩的性格,不一定能考上长三角院校。” “有你辅导都不行?” 章择天笑了笑,一双明亮的眼眸看向张扬。 在确认对方身份后,她可知道眼前这位青年是个金融学霸,更是沪财毕业典礼的学生代表。 “这个真不好说。” 张扬摇了摇头。 …… 随着时间推移,宴会厅自发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团体,还有游离于团体外的“自由人”。 马芸作为焦点,更是不断有人向他敬酒。 而许延安作为“资源”,也被马芸介绍给其他浙商。 马芸想要引荐许延安,获取其他老总的人情,许延安又想与其他浙商老总建立起关系,其他老总又想要许延安这条医学人脉,三方都是共赢局面。 “郑总腰痛的话,可以抽空去趟协和,我让骨科的主任好好给你检查下到底什么问题。” 许延安面带笑意,看向面前杉杉控股的老总郑永刚。 “好,回头我就抽时间去,谢谢许院士。”郑永刚感激不已,有人就是不一样。 “我去找冯总聊聊,马总、许院士,我们回头见。” “回头见。” “嗯,回头见。” 当郑永刚离开,张扬见吉利集团李书福、美特斯邦威周成建、杉杉控股郑永刚等老总也开始四处闲聊,马芸旁边的商业大佬骤减,他意识到自己机会来了。 “你看好什么股票?”章择天还在和张扬搭话,她真不太适应这种社交场合。 张扬收回目光,说道:“房地产会引来井喷式发展,股票的话,可以看看相关的。” 话音刚落,他又看向旁边眉开眼笑,笑声不断的柳华、姚纳新、何巧女,开口道:“表哥,我去找许院士聊聊。” “许院士?” 何巧女有些诧异。 柳华看了眼马芸旁边的人群,周成建、李书福、宗庆厚等浙商大佬已经离去。 他收回目光,看向何巧女道:“我这表弟可不简单,他和许院士有一定交情,我们一起过去吧,正好和许院士、马总聊聊。”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何巧女回应的同时,忍不住高看了张扬一眼。 她本以为张扬是在柳华羽翼下成长的青年,看来,对方背后还有不一样的背景。 “走吧。” 姚纳新已经在期待。 五人一起动身,穿过两三个小团体,张扬来到许延安三米处,打招呼道:“许叔叔这么巧。” 许延安、马芸,连带其他企业老总纷纷侧目,看向这位只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哟!” 许延安先是一愣,随即吃惊道:“张扬你也在!” 也正是这句话,柳华、姚纳新、何巧女都开始重新计算张扬的潜在价值。 所谓的商业社交,无非就是你利用我,我利用你。 而许延安表情变化,也让张扬确定,自己的谎言没有被戳穿,这就不需要找理由进行弥补。 “马总你们是……” 许延安正想说些什么,张扬突然将他打断道:“许叔叔,这位是宏悦集团的柳华柳总,聚光科技老总姚纳新,还有东方园林的何巧女何总,他们可都想和你认识认识。” “久闻许院士大名,我是多次想登门拜访,但都没有机会。” “许院士您好,真没想到有朝一日可以和您搭上话,这是我名片,还请收下。” “许院士久仰久仰。” 柳华、姚纳新、何巧女都抓住引荐的机会,与许延安搭上话。 “你们好你们好。” 许延安一一握手回应。 张扬则是看向马芸,微笑说道:“马总好久不见,能借一步说话吗?我想再聊聊合作的事情。” 他刻意用了“好久不见”和“再”字,目的就是为了不让许延安看出他和马芸是初次见面。 听张扬这样说,马芸还以为以前和张扬见过,仔细打量对方的同时,又反复在脑海搜寻他的资料。 然而…… 没有任何印象! “难道是哪家的公子哥?”马芸心中不解,他是真没任何印象。 不过看在张扬和许延安的关系上,哪怕自己对张扬没印象,马芸还是跟随移步。 待马芸和张扬走后,许延安便于柳华、姚纳新等人闲聊起来。 自身没有筹码的章择天在这场顶级晚会上,就像是无根浮萍,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只能跟在何巧女旁边。 …… 来到一旁的角落,马芸就忍不住询问道:“这位小兄弟,我们之前见过面吗?” “没有。”张扬如实回答,又补充一句道:“我见过您,但马总您没见过我。” 听见这句话,马芸用开玩笑的语气,表达不满道:“刚才你的一句好久不见和再聊聊合作,我差点把脑袋都想爆,原来不是我老年痴呆。” “马总说笑了,您这么年轻,怎么会老年痴呆,是我年纪轻,阅历浅,见过您才会语无伦次,手足无措。”张扬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也相当于承认错误。 马芸也不是小心眼的人,在张扬主动认错过后,他没有继续揪着这个话题不放,主要也不清楚张扬到底什么背景,而是询问道:“那你找我是……” “聊合作,提建议。” 张扬坦言道。 “你说说看。” 马芸来了抹兴致。 他喜欢和年轻人呆一起,因为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一家公司想要持续向上走,就必须定期更换新鲜血液。 张扬:“我先提建议吧。” “可以。” 马芸快速回应。 “马总您是做电商的,应该知道购物有旺季和淡季,旺季是3月到5月,这时候天气转暖,冬装换夏装,T恤、裙子、五分短裤等夏天服装会迎来换新潮。” “到了6月份,天气转热,但由于用户提前消费过夏装,就会进入明显的购物淡季。” “等到了十一月以后,天气逐渐转凉,夏装换冬装,新一轮的旺季又会开启。” 2009年网购平台刚刚起步,消费者基本都是用淘宝、京东购买服饰或者日用品,其中服饰占比超过了一半,而这也是早期京东远远落后淘宝的原因。 张扬用购物淡季和旺季切入话题,而且还是谈到马芸擅长的电商平台领域,后者顿时来了抹兴趣,猜测道:“你难道有办法解决淡季销量的问题?” “没错。” 张扬点头应答,出谋划策道:“我知道淘宝和京东都想改善淡季销售问题,为此京东推出了618,淘宝则是年终大促。”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道:“但你们都犯了个大错误。” “什么错误?” 马芸追问,眉头微皱。 张扬是第一个说他犯错误,而且是大错误的人,还是位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拿京东的618举例,6月销售额惨淡是因为用户提前购置了夏天衣服,这就相当于锦上添花,激不起用户的购买欲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