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马车咕噜咕噜前行。 车厢内,朱允熥掏出了姚广孝给的卷宗。 “聂涣儿,你入宫之后,要好生当差,用心办事。” “本王一切甚安,无须牵挂。你是本王举荐入宫之人,在宫中将差事办好了,就是对本王最好的回报。” “西安仍是曾经的老样子,你的家人也尽皆安好,不必为他们担心。” “你务必将心思都放在为陛下效忠上面。” …… “听你来信言及皇帝陛下身体欠安,本王心中甚虑。” “咱爹爹年岁大了,我是藩王,要替大明守边疆,不能在他老人家身边尽孝。” “将你举荐在宫中,就是为了侍候好他老人家。” “还望你多用一点心,将咱爹爹侍候好了,本王不甚感激。” …… 他将秦王写给聂涣儿的信,一封封打开,全部细细翻阅了一遍。 却惊讶的发现,这些信件,竟无一机密事。 都是简单的问好,报报平安之类。 偶尔会说到老朱的身体,朝廷动向,也说得很朴实。 从信里面的内容来看,聂涣儿并不是秦王安插在宫中为自己打探情报的谍子,而是替秦王向父亲尽忠尽孝的人。 通过这些信,只能得出秦王是一个大孝子的结论。 朱允熥却不太相信。 老朱身为大明皇帝,难道身边还缺侍候的人吗? 用得着秦王如此煞费苦心,特意安排一名太监来侍候老朱吗? 还私下里偷偷摸摸的书信往来,就为了这个? 绝无可能! 但朱允熥将几封书信翻过来覆过去,看了一遍又一遍,认真分析他是不是用了什么密码语言,可最后却仍是一无所获。 这时,外面响起了吉垣的声音。 “殿下,天界寺到了。” 朱允熥只好将书信全部收好,放入怀中,下了马车。 “天界善士寺”几个大字映入眼帘,透出一股超脱世俗的气息。 两旁是参天的古木,形成一片自然的华盖,将外界的喧嚣尽数隔绝。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给这幽静的古刹增添了几分神秘与祥和。 朱允熥跟随在吉垣的身后,跨入寺内。 便觉一阵夹杂着淡淡檀香味的清风拂面而来。 眼前的景象仿佛一幅缓缓展开的古老画卷。 一座座殿堂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古色古香。 屋顶覆盖着青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 寺内僧人的诵经之音,渺渺传来,隐约可闻。 给原本静谧无尘的古寺,更添几分佛香仙气。 跟在吉垣的身后,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一路前行。 突然,两声钟鸣从寺院深处传来,悠扬而深远。 朱允熥便感觉心灵的尘埃,仿若被一只无形的柔手,轻轻抹去。 整个人都似在刹那间变得更加空灵了一般。 心无尘埃身更轻! 此寺果然不愧“天界寺”之名。 踏入寺内,便仿若已远离了人间。 吉垣在一座大殿前站住,躬身道:“殿下进去吧,陛下在里面等着呢。” 朱允熥轻轻点头,旋即便跨入大殿。 高大的佛像端坐在莲花座上,面容慈祥,俯视下方,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智慧与慈悲。 仿若已经将他身上的秘密全部看透。 老朱正在佛前蒲团上打坐。 在高大佛像的映衬下,他的身躯显得有些渺小。 苍苍白发垂下,老人的背影衰老而孤单。 朱允熥快步上前,用情绪略微激动的声音,喊道:“皇爷爷!” 老朱回过头,看向他笑道:“熥儿,你来了!” 朱允熥在老朱身旁坐下,凝望着老朱道:“皇爷爷,孙儿听说您听到孙儿遇刺的消息,昏厥了过去,您没什么事吧?” “你这孩子!”老朱慈祥抚摸了一下他的头发,笑道:“咱能有什么事呢?” “以你的聪明,也应该早就猜到,咱那是故意装的。” 朱允熥嘻嘻笑道:“孙儿虽然猜出来了,但终究是不太敢确定的,只是后来听杨先生说您无恙,才能稍稍放心。” 说到这里,他神情微变,笑容收起,道:“可今日再看到皇爷爷,又感觉皇爷爷好像变老了许多。” 朱允熥的声音渐渐微弱下去,竟变得有些哽咽起来。 “咱年龄大了,自然是会变老的。”老朱爽朗笑道:“难不成还一直年轻,那岂不是成老不死的妖怪了。” 他满脸宠爱的望着朱允熥,问道:“咱听说你遇刺的时候,撞到后脑勺了,不能理事,休息了许久,如今天没什么大碍了吧?” “没事!”朱允熥拍了拍胸膛,道:“当时是撞晕了,但并没有引发脑疾。” “皇爷爷,我装病骗他们的,要不然怎么引出那些一心反对我的人呢?好借此整顿朝纲呢?” “我这招就叫‘引蛇出洞’。” 老朱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引蛇出洞,好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