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允熥应了一声。 “是我的不对。”顾盼君忙道:“身为皇后,未能好生规劝陛下,反而让陛下在城楼里歇息,是臣妾之过。” “臣妾日后必定好生反省。” 朱允熥哈哈大笑,道:“你倒是挺会给自己揽责的。” “这些都是臣妾份内之事。”顾盼君伸手,亲自帮着朱允熥再度整理了一下仪容,又挥了挥手,示意宫女们都退了下去,方道: “陛下,昨晚臣妾去陛下的寝宫寻找陛下的时候,在陛下的房间的书桌上,看到了一张大明宫殿图,陛下可是要扩建宫殿?” 朱允熥点了点头。 这事也没啥好隐瞒的。 扩建宫殿之事,迟早得和大臣们公布。 顾盼君嫣然一笑,道:“原来的后宫都被封着,剩下的地方不多了,确实是要扩建了。” “不过,陛下是要做千古名君的人,自当勤俭为要,不能随意浪费民力国力。” 朱允熥不由得微微皱眉,内心中已是极为不喜。 他来大明当皇帝,可不是来做牛马的。 若是为了当千古名君就要过苦日子,当了皇帝,却连建几栋房子犒劳一下自己都不行,那他还不如当昏君呢。 夜夜高歌,花天酒地,后宫佳丽三千,日日做新郎,难道不香吗? 什么身后名? 去他的! 认真一点的说,国家,他要治理。 帝王的享受,他必须要。 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他更不想有一个皇后,天天在自己耳边唠叨,劝谏自己不能建宫殿,不能贪图享受,不能爱好女色,必须要将全部精力投到治国上面等等。 不料,未待朱允熥发作,顾盼君却是话锋一转,道:“此事由皇帝亲自来提议,颇为不妥。便是皇帝身边的亲近之臣提出,也会惹人非议,令其难以在朝中立足。但若是臣妾来建言,那便无碍了。” 听到这里,朱允熥不由微微一愣。 顾盼君笑道:“臣妾看了陛下的草图,很是喜欢。” “臣妾自幼贫寒,就想住在那样奢华的宅子里。” “陛下是名君,是千秋圣人,自是不愿只顾自己享乐的。” “陛下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臣妾。” 朱允熥凝望着她。 顾盼君的言下之意,他岂有不知之理? 程朱理学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播,已渐渐深入人心。 如今朝堂内,别的不多,但以“道德君子”自标的人,可不在少数。 朱允熥若是提出大规模扩张宫殿,这些人必定要跳出反对,又不知要闹出多少风波。 虽然朱允熥不怕,但总归是一件麻烦事。 顾盼君此时站出来,说是自己喜欢,其实是替他挡刀挡枪,背骂名的。 “你就不想为自己博一个千古贤后的名声吗?”朱允熥笑道。 “自古夫妇一体。”顾盼君笑道:“臣妾既然嫁给了陛下,要做的事情,便是辅助陛下成为千古名君。” “陛下若是成了千古一帝,那无论臣妾做什么,臣妾都是千古贤后。” “臣妾虽然下愚,却也读过几本史书,知道这个道理。” 朱允熥问道:“那你就不好好劝我专心国事,不贪图享乐,不为一己之私,耗费民力大修宫殿吗?” 顾盼君轻轻摇头,道:“臣妾小时候看族中的弟子读书,他们没有一个人不想着赶快下课,赶快将功课做完,好早些出去玩耍的。” “读书人寒窗苦读,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陛下夙兴夜寐,治理国家,又是为了什么呢?” “圣人都说了,食色,性也!” “又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陛下为储君之时,便已经为天下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 “臣子有功当赏。” “陛下有大功于大明江山社稷,自然也该赏。” “兴建宫殿,便是陛下给自己的奖赏。” “若是臣子建功而不赏,那臣子便不会为国效力,为陛下效忠。” “若是陛下有大功却不赏自身,那陛下才会真正懈怠,不想理政,这才是臣妾的罪过。” “陛下得了奖赏,自然就更愿意好生努力,善待百姓,治理好天下。”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道理。 说白了,学生读书是为了考一个大学,好一份工作,这是他努力读书的报酬。 打工人努力工作,是为了赚钱养家,为了升职加薪。 老板努力工作,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享受更好的生活。 问题来了,皇帝勤政爱民,好生治理国家,又是为了什么呢? 如果没有报酬,就为了一个身后的虚名,又有几个人愿意让自己一辈子吃苦受累,一辈子拒绝享受的? 这从根本上就是反人性的! 但那些以道德卫士自居的士大夫们可不管这些。 反正你皇帝就是不能享受,就是要日夜勤政。 什么报酬? 什么犒赏? 整个天下都是是你皇家的,你还要什么犒赏? 却不知天下是虚的,享受才是实的。 皇帝也是人,也和常人一样,想享受生活,而不是被逼着做牛做马的批阅奏章,日夜加班加点的工作。 士大夫们管得越严,皇帝自然越反感。 以至于大明后来出现了几十年不上朝,不理政,直接“旷工”不干活的万历皇帝。 还不就是被那群动不动就对皇帝进行“道德绑架”的士大夫们给逼的吗? 顾盼君小小年龄,能说出这样的道理,倒是让朱允熥有些刮目相看了。 这可不是光读书就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