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启蒙学堂的师资主要来自两部分。 一部分是现代教育团队的老师,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培训当地教师。 另一部分是从大明新学馆毕业的优秀学生,他们熟悉大明的语言与风俗,更能与孩子们沟通。 教材则是教育团队专门编写的《大明启蒙读本》。 内容通俗易懂,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为切入点。 比如“日、月、水、火”等汉字,搭配简单的图画。 算术则从数数,加减开始,结合买卖粮食、布料等实际场景,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为了鼓励百姓送孩子入学,陈林还争取到了朱元璋的支持。 规定凡送子女入学的家庭,可免除部分赋税。 孩子在学堂表现优异者,还能获得粮食奖励。 这一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不少以往连饭都吃不饱的贫困家庭,也愿意送孩子去学堂 他们觉得,就算孩子将来不能当官,识几个字、会算几笔账,也能更好地谋生。 短短半年时间,应天府就开设了两百多所启蒙学堂,招收学生近万名。 在学堂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识字、算术,还接触到了地球是圆的,太阳比月亮大等新奇的知识 这些知识虽然看似与生活无关,却在潜移默化中打破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为思想启蒙埋下了种子。 有了基础的启蒙教育,朱元璋还在北平、四川、湖广等地设立了专业技术学堂。 扩大新学的范围,渐渐向全国扩展。 主要分为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医疗学堂,行政学堂四类,专门培养各类实用人才。 农业学堂由现代农业专家授课,教授土壤改良,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学员主要来自农村的青壮年。 他们熟悉农业生产,学会新知识后,能更快地在农村推广。 学堂还配备了试验田,学员可以亲自参与种植试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 工业学堂则教授机械原理,金属冶炼,设备维修等知识,学员主要是各地的工匠与大明新学馆的毕业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