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江南水网地区,专家们设计了架桥技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桥墩。 这种“新型水泥”是陈林带来的配方,凝固后比石头还坚硬。 当第一座铁路桥在秦淮河上建成时,百姓们争相围观,看着火车模型在桥上驶过,都惊呼“神迹”。 而在北方平原,铁路铺设则相对顺利。 十万民夫分成数十个队伍,昼夜不停地工作。 他们用夯土夯实路基,再铺上碎石,最后将铁轨固定在枕木上。 每铺好一段,陈林就会带着专家去检查,确保铁轨平整、稳固。 消息传到北平,刚结束甘肃巡游的朱棣回到北平。 这次之所以去甘肃巡游,就是为了计划中对亦力把里动手。 可惜的是,他去甘肃时,正值辽东大战期间。 朝廷无法同时支撑三线作战,西域战略优先级直接排在安南之后,只好等朝廷空出手来后再做打算。 这时候,听说铁路要修建到北平,朱棣又搞不懂了。 不是说先攻略亦力把里吗? 怎么修到北平?! 难道要改变战略,先打北元?! 搞不懂,那就去搞懂。 朱棣派人去应天,询问铁路修建的进度。 当得知铁路已铺到山东,预计一年后就能抵达北平时,朱棣兴奋地对属下说:“若是铁路通到北平,将来我大明北伐北元,粮草、军械三日便可抵达前线!” 然而,铁路修建也并非一帆风顺。 洪武十七年夏,黄河流域遭遇暴雨,刚铺好的一段铁路被洪水冲毁。 消息传到应天,朱元璋震怒,下令户部火速调拨粮草、物资,修复铁路。 陈林亲自赶赴灾区,带着专家和民夫日夜抢修。 为了防止洪水再次冲毁铁路,专家们设计了防洪堤和排水系统,用钢筋混凝土加固路基。经过一个月的奋战,铁路终于恢复通行。 这次事件也让朱元璋意识到,铁路修建不仅要考虑地形,还要应对自然灾害。 他下令“铁路督造府”增设“水利司”,专门负责铁路沿线的防洪、排水工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