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谦,一个官宦世家出身的素衣御史,连海瑞和张居正都肯定王谦的道德,这个人不贪不腐的原因,是自己足够有钱。 朱翊钧和王谦的私交极好,但王谦若是因为和皇帝的私交,肆虐不法,那朱翊钧容不得他。 “他判了个案子,引起了轩然大波。”王崇古作为刑部尚书,十七年的老刑名,一脸无奈的将案件的经过从头到尾的详细描述了一番。 上海县三连庄村有一个村民叫马三强,家里行三,大哥马大强十六岁还没娶妻就死在了海寇的手里,二哥马二强出海跑船,风里来雨里去,成年成年不着家。 马三强穷民苦力出身,到上海县刘记豆腐坊熬豆腐,起早贪黑做了七年,是刘记豆腐坊的大工匠。 人生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卤水点豆腐要熬煮,刚出的豆腐烫的很,但不趁着热豆腐处置,又不能成型。 马三强靠着自己双手赚钱,他在刘记豆腐坊做工,一年到头能拿十四银的报酬,多也不多,但也不算少。 前年马三强终于攒够了银子,在三林庄起了宅院,娶妻生子,妻子在家照顾老娘,他在刘记豆腐坊继续做工。 万历十六年夏天,马三强磨豆腐的时候,驴发了疯,他上去阻拦,被驴给踹了两脚,腿直接都给踹折了,修养了半年多的时间,才算是好利索。 马三强觉得,自己这情况,没上工这半年时间,这东家怎么也要看在多年的情分上,多少给他点银子,这驴发疯,他不去拦着,指不定整个豆腐坊,都要被这疯驴给糟践了。 刘记豆腐坊,有匠人一百四十三人,是整个上海县排得上号的豆腐坊,因为手艺好,豆腐紧实不散,供应上海县大酒楼,赚的银子也不少。 刘记豆腐坊的大东家叫刘友嘉,也算是三林庄的富贵人家,开海之后,就更加富有了。 刘友嘉不给马三强一分银子,说他爱干干不爱干滚蛋,有的是人干。 马三强不服,他对刘友嘉讲,受这次伤,一共给五两银子了事,就此善了。 刘友嘉想的很简单,这给了马三强银子,日后这工坊里出点什么意外,都得他出钱,他就是一毛不拔,一分钱也不肯给。 胳膊拧不过大腿,马三强只能离开,但没想到七天后,等到的却是上门的衙役。 原来这刘友嘉直接就把马三强给告到了上海县衙门! 状告马三强是看老娘生病、孩儿还小开支大,故意刺激驴发疯,就是为了讹钱,还专门把那疯驴给拉到了衙门口,说驴屁股上有伤,就是马三强故意的。 这案子,先是姚光启审问,姚光启是为了海带能脸上挨一刀的狠人,判刘友嘉赔十五银,而不是马三强要求的五银。 刘友嘉不服气啊,他有状师,他证据确凿,可是这青天大老爷,非但看不到他的冤屈,还要让他赔十五银,他就是不赔,非要赖着。 “等下,这刘友嘉有病吗?”朱翊钧打断了王崇古的案情陈述,摊开手说道:“松江府的诉棍状师可不便宜吧,哪怕是这么个案子,前前后后,最起码得二十银了吧。” “给马三强五银就能善了,非要给诉棍状师二十银?” 王崇古摇头说道:“陛下,在北衙请一个状师二十银,在松江府得三十银,在上海县得四十银。” 上海县的银子是沪银,和别的地方银子不一样,购买力有点弱,二十银是北衙的价格,四十银才是上海的。 “也是,大象粪便都能卖出去的地方,是朕狭隘了。”朱翊钧意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上海的昂贵。 王崇古接着说道:“刘友嘉不是有病,他就是要立规矩!日后谁在工坊里受了伤,敢问他要钱赔偿,他能把对方告去坐牢,日后就没人敢索要赔偿了。” “姚光启这个人,陛下也是知道的,自从拜了凌部堂为座师后,就完全变了样儿,判了刘友嘉赔十五银。” “刘友嘉不肯赔,就找到上海县的地头蛇徐四海帮他出面,要打马三强一顿,给他点教训瞧瞧。” “徐四海遣了四人,到了马三强家里,就狠揍了马三强一顿,马三强母重病卧床,起身阻拦,被推了下,磕在桌角,磕的不巧,人直接就走了。” “马三强的妻子极其貌美,这四人本就是地痞流氓,看人貌美就强淫了马三强妻子。” “妻子不堪其辱,次日就跳了井,孩子受到了惊吓,三日后也死了。” 朱翊钧的拳头立刻攥紧了,平静的问道:“后来呢?” 朱翊钧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就是看不了这种苦难,他不知道也就罢了,他知道了,就一定要管。 王崇古无奈的说道:“上海县派了衙役捕快查案,但马三强等不及了,把刀磨快,从狗洞潜入刘友嘉的家宅之中,等到子时,摸黑开始杀人,一整夜,刘友嘉一家十三口,都成了刀下亡魂。” “这马三强想自杀,但他被家丁们给摁住,扭送了县衙。” 朱翊钧听到这里松开了拳头说道:“活该。” “陛下,马三强杀人满门,连孩子都杀了。”王崇古提醒陛下,马三强是杀人犯,而且是凶犯,把人家满门都杀光了。 朱翊钧摆手说道:“逼着穷民苦力,穷死、饿死、困死,还不许穷民苦力拼命了?哪有这般道理?!这刘友嘉当初给五银就了事了,他非要去告状,告状不成就买凶,刘友嘉死了满门,那马三强没死满门吗!” “他刘友嘉该遭此劫!下地狱跟阎王爷说去吧!” 王崇古都被皇帝说乱了,整理了下思路才说道:“是徐四海派遣了四人前往马三强家中,刘友嘉只是想打马三强一顿,而不是害马三强满门。” “此风不可长,私斗之风必然再起。” 王崇古是来为儿子求情的,结果先跟陛下普及律法的基本概念了,陛下这个判罚,只会加重私斗。 “你这话不对,朝廷要慢慢查案,查来查去,真的能给马三强一个公道吗?人已经死了,马三强的老母亲死了,妻子自杀了,孩子病死了!” “朕看衙门根本不能给他公道,不是刘友嘉苦苦相逼,何来此事?” ““这也不是私斗的问题。” “民勇于公斗,怯于私斗,是因为有律严明,私斗压过公战,是上无治枉之官,下有重类之党,则私斗过于公战,木石锐于干戈!” “你跟朕说法理,马三强母亲、妻子、孩子找阎王爷说法理去?”朱翊钧连连摇头说道。 如果上位者不能惩治枉法官员,下层又有相互勾结的宗族势力,那么私斗之风才会超过公战,普通百姓手中的木棒石块,都会比干戈这些武器更具杀伤力。 这都是老祖宗的智慧,朱翊钧也从不觉得自己还能比老祖宗聪明。 这不是私斗,是一个阶级对一个阶级的压迫,才导致的反抗,绝非私斗二字可以简单概括。 “陛下稍待。”王崇古年纪大了,陛下从小就能言善辩,逻辑缜密且清晰,而且把矛盾说、阶级论作为治国纲常,身体力行的去实践。 一时间,王崇古都不知道如何去反驳陛下了。 “事情闹到了这个地步,上海县处置不了,移送了松江府府衙,臣的儿子王谦受理了此案。”王崇古先回避了陛下的责问,而是把事情讲完。 朱翊钧追问道:“对,王次辅是来为王谦求情的,王谦是如何处置的?” “王谦草菅人命。”王崇古一脸无奈的说道,本来矛盾激化到这个地步,王谦作为松江知府,应该想办法让事情平息,而不是进一步加剧矛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