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是要和楚国甚至中原诸侯打仗,光用水军可不行。 而且,先秦时还没有发明风帆,战船的动力全靠人力划桨,而吴国地处长江与淮河的下游,逆流而上肯定吃亏,而且这最终的攻城略地,也还得靠陆军来完成。 于是,在吴王阖闾的支持下,伍子胥很快打造出了一支拥有三万兵力的水陆两栖作战部队。 而王羽如果想要组织一支海军陆战队的话,伍子胥绝对是专业对口的。 可是,一来,现如今的伍子胥在没有将魂的情况之下,综合之上,确实没有其他人那样适合。 二来,那就是伍子胥植入身份的问题了。 伍子胥植入的身份是一介俘虏,甚至这个时候都还在战俘营之中等待整编,还没有正式加入大汉的体系,如何能够越过那么多人,直接把他拉上一军之主的位置? 甚至,王羽一直以来都想要让施琅或者是傅友德这两个人其中之一,代替甘宁成为天河水师的主将。 甘宁相比让他总揽全局,还是更适合做一个冲锋陷阵之将。 奈何,大苍内部,水师有什么对手? 这一次征南之战,天河水师的作用也就只是调度粮草,保证粮草可以及时从河北运到河南,能让他们立功的机会有限。 就算是天河水师,后来在韩信的调度之下,也算是分出了一部分和大炎水师打了一场,虽然处于了上风,但实打实的战果同样没取得。 施琅或者是傅友德的功劳不够,甘宁又不犯错,王羽还能平白无故的把甘宁贬下去,而把剩下两个人之一提上去吗? 如今,借着组建破浪军的机会,算是先把傅友德拉上来再说。 中央禁卫军、边军与五大野战军之后,之后自然是各道的府军了。 之前的河北道作为国都所在,不设府军。但是,迁都之后,就该变成河南道了。 这一次,李存孝、朱全、武长空这些人,从东夷调了出来。 不过,东夷那边,如果没有强将看着的话,那肯定是不行的。 故而,王羽准备将刑天、张奎两大强将拉过去,再加上原有的闻仲与黄风二人,也应该差不多了。 毕竟,东夷那边,自从加上了一个太阳国插手之后,总体上变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 虽然,东夷内部还要分成一大一小两股势力,但毕竟这两股势力,不管是在面对太阳国的时候,又或者是面对大汉的时候,立场都是一致的。 东夷、太阳国,再加上王羽的大汉,三家挤在这么一块,比起之前只有王羽和东夷两家来说,压力确实是轻了一些。 而燕北、燕南、青北、河北、广阴、河东、山阳、盛澜八道之地,各设五万府军,而除了各道刺史之外,各道的行军将军,也重新做出了安排。 八大行军将军,分别为: 燕北行军将军王忠嗣。 燕南行军将军肖动。 青北行军将军蓝玉。 河北行军将军雷万均。 广阴行军将军王镇恶。 河东行军将军薛万彻。 山阳行军将军杨业。 盛澜行军将军蒙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