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给各个阵地发信号,先集中炮火打一架,能打下一架算一架!” “是!” 随着命令下达,各个炮兵阵地迅速退去伪装,炮兵迅速进入阵地,开始搜索敌机瞄准,等待着时机开火。 天空上。 鬼子飞行员也清楚此次的任务,是协助第三联队防守,所以鬼子队长并没有与地面的防空阵地过多纠缠,只是留下2架战机进行应对。 剩下的几架战机则向前线飞去支援。 同时也在搜索敌军炮兵阵地所在。 不过,炮兵阵地已经进入了伪装,所以一时间它们也无法找到目标。 反而正在激战的双方很容易便被发现了。 特别是在鬼子的指引下,战机很快向目标点飞过去。 高度也降低了下来。 毕竟此次出动的战机是九九式俯冲轰炸机(Ki-51)。 这也是刚服役不久的新式轻型轰炸机。 它是日本陆军主力轻型轰炸机,采用铝合金结构,最大航程1200公里,可携带300公斤炸弹或燃烧弹。 动力系统搭载一台三菱Ha-26-II风冷发动机(940马力),最大时速仅425公里,但机动性较好,适合山地与丛林环境作战。 武器配置包括机翼两挺7.7毫米机枪、后座一挺7.7毫米旋转机枪,并可携带300公斤炸弹或小型燃烧弹。 其设计初衷是填补高速战斗机与重型轰炸机之间的战术空白,尤其针对华夏战场复杂地形下的游击战和据点攻坚。 可以说这是一款针对性的战机。 随着九九式俯冲轰炸机降低高度,其挂载的炸弹也被鬼子投向我军阵地。 强大的爆炸使得我军一些战士因此而牺牲。 其伴随的机关枪扫射下,更是出现更大伤亡。 不过,这种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 一方面是敌机挂载的炸弹有限。 另一方面是部署在前线阵地的机关炮也发挥了一定的牵制作用。 虽然应对灵活的敌机能力有所不足,但是却能够让它无法精准打击。 大幅减少造成的伤亡。 毕竟20毫米机关炮的射程和打击能力不足,很难对灵活的鬼子战机造成太大的威胁。 不过却也足够了。 正当双方发起全方位战斗之时。 与防空连缠斗的敌机此时却被落中,直接在天空中发生了爆炸。 “嘭......” 这一幕格外的引人瞩目,不少人都望向了天空中。 这......是把敌机打爆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