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十二章 三千人商队-《割鹿记》
            
            
            
                
    第(3/3)页
    许多慌慌张张跑出来的军士顿时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有两个年轻伙头军扛着两个新到的木箱过来了。
    撬开木箱之后,其中一名军士顿时骂了一声,“草,尽给我们这种快发霉的陈黍米。”
    另外一个军士却是高兴的从箱子底里掏出几株小树苗。
    这是他托同乡稍带的红棉苗,他准备种在戍堡后面的土坡上。
    赵寒川听着那名军士的骂声,突然笑了笑,道,“这些陈黍米一会全部丢给山民。”
    “全部丢给山民?”那军士一愣,“他们换给我们的那点点东西,也不够我们吃啊。”
    赵寒川踢了他一脚,“放心,今后不会让你们吃这糟心玩意了。”
    两个伙头军还在搬箱子,戍堡的地面却是微微震动起来,晨雾之中,一大群人骑着马涌了过来。
    足有三千人,打着"永昌马帮"的旗号,全部粗布短褐,腰间别着短刀,乍一看与寻常马帮无异,但戍堡里哪怕的军士都很无语。
    这傻子才看不出这些人都是训练有素的骑军吧?
    三千人的马帮?
    而且随便一匹战马看上去都是令骑军垂涎三尺的好马。
    不过赵寒川却好像傻子一样,客客气气的和领头的“商队管事”说了会话,查验了一下文书,就通关放行。
    哪怕那些盖着油布的马车里装着的军械有些都能看出轮廓了,赵寒川也压根看不到的样子。
    这三千“马帮”通行过后,还留下了几辆马车,说都是已经坏掉的货物,让他们帮着处理掉。
    结果等到那两个伙头军跑回来掀开油布一看,他们就彻底傻眼了。
    腌肉、黍米、药酒、衣物。
    吃的喝的用的,几乎什么都有。
    “咱们可不是出卖大唐。”
    等到招呼军士一起喝早酒,吃东西的时候,赵寒川才认真的解释了几句,“太子的叛军进了岭南了,顾道首帮着琅琊王氏借了兵过去对付太子叛军。今后还有人会从咱们这过,上头安排我们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就是这好日子是谁给的,我们心里有数就行。还有,我猜应该也是顾道首的意思,说是咱们这边,家里实在有困难的,也可以往上面提。”
    一群军士听着这话,很多就默默的过去对着顾留白的神像磕了几个头。
    像他们这种人,在哪当兵没有得挑,上面军令让他们做什么,他们自然做什么,但顾道首却偏偏还会给他们一些特殊的优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