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陈文-《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1/3)页
    陈文皱了皱眉,想到传言祝子逊似乎功夫不错,便没有追究,将画像一并交给士兵后才抬头看向阿信等人。
    他将人上下左右打量了一圈,还上手摸了摸几个青衣卫的胳膊,勉强满意的点头。
    这才问道:“不管是你们怎么上岛的,你们这几年助纣为虐,劫掠海船是事实,即便朝廷网开一面,免去你们死刑,罪罚也少不了。”
    “现在却有一个办法可免去重刑,又能庇护家人亲眷,就看你们肯不肯了。”
    阿信已经知道陈文想要的是什么了,咬咬牙道:“千户请说。”
    “从军,落军籍。”千户道:“我可保你及你亲眷无虞。”
    阿信握紧了拳头,片刻后挤出笑容,抱拳跪下道:“愿为千户效犬马之劳。”
    他身后的青衣卫们也立即跪下表示臣服。
    陈文将阿信扶起来,纠正道:“不是为我,而是为了朝廷。”
    潘筠抱着剑站在一旁看,心里并不觉得多高兴。
    在明朝落军籍,那跟坐牢差别不大。
    请对照她爹和她哥。
    她爹还是因为“犯事”才沦为军籍,牵连全家都入了军籍。
    可见军籍在这个时代有多不好了。
    只有当了大官,或是皇帝特别赦免,才能脱籍为良。
    她爹是犯官出身的军籍,只要平反,或是遇上皇帝大赦,就可以脱籍从良;
    而像阿信,甚至是像陈文这样的,那是一人从军,全家都是备选军人,以及子子孙孙都是。
    陈文当着所有青衣卫的面许诺道:“待你们落籍,我一定让人给你们分一块好地,你们都是在海上漂的,应该知道,我们泉州卫还是以屯田为主,像这次这样大张旗鼓剿匪的时候不多。”
    “所以你们不用担心打仗,从前是怎么过日子的,落籍之后还怎么过,”陈文道:“就是打仗,那也有军功和战利品,不亏!”
    青衣卫们这才高兴一些,只有阿信沉默不语。
    潘筠也沉默,看着这群马毫无所觉,逐渐向牛马进化。
    屯田制是大明重要的兵制,军户分有田地,卫所还有独属于他们的军田。
    老朱其实是个好人,他设想的挺好的,军户免税。
    士兵分到的家庭耕种的土地是维持自家生活需求的,不用向国家交税。
    毕竟总有一个或多个劳动力在军中服役,为国家出力。
    而卫所的军田是公共财产,由服役的士兵耕种,除了打仗和训练外,他们的任务就是种地。
    所得,也不用上交朝廷,全部归于军中,以用作养兵、练兵之用。
    所以老朱可以非常骄傲的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他是个好人,奈何做梦。
    到今天,老朱去世45年了,皇室还是没有一点改变,延续着老朱自给自足养兵的美梦。
    偏偏,率先下场吞并军田的,就是朱家。
    现在的军队屯田总数,起码比老朱在时减少了三分之一,更不要说人均屯田数了。
    她爹给她写信说,流放之后,方知边关士兵过得有多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