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母亲说的是。”贾敏稍一犹豫便点头答应。 “鸳鸯,你去叫晴雯和鹦哥过来!”贾母立刻安排,顺便将大丫鬟打发走,目送她出门后才解释道,“前一个是赖家送的,做的一手好针线活儿,就是性子烈些。 来时不叫这个名儿,被宝玉看见改的,我原想调教好了就给他去用;后一个跟了我多年,不声不响不说话,是个老实孩子,你带去随便伺候谁,总少不了好处。” “多谢母亲!”贾敏起身一礼,随即坐下等她说话。 “你不嫌弃便好。”贾母说完就停下,良久才犹豫着开口,“敏儿,你刚才问起接旨的礼仪,可是家里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吗?” “母亲不知道?”贾敏一愣。 “知道什么?”贾母没理解她的意思。 “咱们府里的消息什么时候闭塞到这等地步?”贾敏完全理解不能,“如海的事情已经定下,前几日皇后娘娘亲自安排的,这么长时间必然已经传出来,母亲都不知道,两位兄长更不用提。” 贾母表当场卡住。 “如海的事情?”半晌,她讪讪的问道,“什么事情?” “他的丧事不用大办,只当在扬州已经办完。”贾敏没再追问消息闭塞的事情,轻轻一叹才继续开口,“追授‘户部侍郎’衔,谥号可用‘文忠’二字,以彰其功。” “皇恩浩荡啊!”贾母满脸喜色。 “人都死了,还有什么意思?”贾敏意兴阑珊,一句话说的老太太浑身僵硬,“母亲,女儿今天过来,除了下人的事情外,还有一件要问问,王子腾那边又是什么情况?” “王子腾?”贾母终于放松下来,脸上露出讽刺的笑容,“他不是已经蒙恩外放,成了从二品大员吗?王家上上下下可高兴坏了。” “母亲,女儿知道王家不老实,可不要忘了,‘贾史王薛’金陵四家分不开。”贾敏无奈的揉揉额头,“他如今由实转虚,还被赶出朝堂,也就是我们四家完全失去最后一个说话的。” “他在京又能如何?横竖不会为我们贾家说话。”贾母的语气冷下来,“要是让他说的太多,咱们贾家能不能说话就不好谈论了。” “所以,咱们府里什么都没做,眼看着他跑去九边?”贾敏已经不抱希望,“行吧,事已至此,再说什么都晚了,原本安平好不容易和薛家那边连上,现在看来恐怕不好说结果。” “怎么还有薛家的事情?”贾母一愣。 “不然呢?”贾敏实在没办法理解老太太的脑回路,“金陵四家本是祖上定下的交情,贾家在军中、史家为辅,王家在朝堂、薛家在商场,互相帮衬、世代传承,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如今,咱们贾家早已远离朝堂,史家也因为当初义忠亲王兵谏而被太上皇厌弃,只剩下两个无用的虚名,王子腾离开朝堂由实转虚,再失去薛家的银子,日子还过不过了?” 贾母被怼的完全说不出话来。 “横竖薛家的银子也不给我们。”半晌,她明显是强辩。 “父亲还在的时候,薛家每年给荣国府十万两银子,宁国府那边也有五万两。”贾敏再次把她怼死,“如今咱们什么都帮不上,任凭人家在金陵难受,凭什么还指望有银子? 在扬州的时候,安平打着如海的旗号和薛家二房连上,趁着人家的路子挣了不少,也帮丰字号解决那一片儿的麻烦,人家虽说没有明着给,每年年底的节礼可不小气。” “你到底想说什么?”贾母已经有恼羞成怒的意思。 “没什么。”贾敏失望的看看她,款款起身万福一礼,“女儿只是想问点儿事情,如今问完了,不敢再打扰,这就回去继续收拾。” “敏儿!”贾母急忙站起来,“你那边还有什么好收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