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9、悬浮在空中的巡洋舰-《明末钢铁大亨》
            
            
            
                
    第(2/3)页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是在天上飞的。不受地形限制,而且可以飞直线,走最短的路线飞行。不需要绕路。不管是沙漠、高山、湖泊、海洋统统如履平地。
    在明末这个年代,也没有高射炮,弓箭根本对这东西毫无伤害。一切的山河险阻全都失去了作用,杨凡只要组建一支空降部队,可以突袭全球的任何地点。让敌人再也没有前方和后方的区别。
    犁庭扫穴,擒贼擒王。掏心战、斩首战、迂回包抄,断粮道、炸桥梁,令敌人防不胜防。如果有这种装备特种作战也能提上日程了。
    兴登堡号的最大速度是135公里每小时。乘务员:40至61人。载客量:50至72名乘客,最多100名乘客。
    飞艇长度:245米(803英尺10英寸)。气囊直径:41.18米(135.1英尺0英寸)。体积: 200,000立方米(7,062,000立方英尺)
    杨凡没有用原艇的四台戴姆勒柴油机,因为太重。而是在气囊的下方吊舱两侧,加装了铝合金骨架,外侧用帆布蒙皮的横向小机翼,机翼下面,总计吊挂二十台电动后置螺旋桨。
    机翼上部铺设太阳能电池板,用来光伏发电。同时机翼可以提供部分升力。
    这使得飞艇的最大速度达到了185公里每小时,巡航速度可以稳定在150公里每小时以上。
    对于最大的安全隐患,担心氢气泄露,以及静电问题。也做了优化处理。
    其实办法很简单,杨凡有办法解决氢气容易泄露和易燃的安全问题。
    兴登堡飞艇的壳体是有硬壳支撑结构的硬式飞艇。
    外部蒙皮的内部是有铝合金支架的,在大风和恶劣气象条件下,各种方向和大小的应力,反复冲击下,金属架和螺栓紧固件,可能会扭曲、形变和摩擦产生电火花和静电。
    而那时候的气囊材料不能保证氢气完全不泄露。从而造成事故。
    现代消除静电的方法太多了,完全可以随时随地的消除静电。加装导线和放电设备就好了。原理也不复杂,给她们技术和图纸,陈曦她们就能造。
    没有了静电,就不会产生电火花的。
    泄露的氢气,也有办法。可以用管道从气囊顶部,向外排出到大气当中。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只要泄露了,会自然而然的汇聚到气囊的最高处聚集。这里只要有通道通向外面。泄露出来的氢气,自己就会飞走。
    对于氢气的安全使用,还有个笨办法。那就是气囊搞三层嵌套。这最燃增加了重量,但气囊材料没多重。很薄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