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学洲听着老刘氏分析的头头是道,频频点头:“阿奶真是管家的一把好手。” 老刘氏有些骄傲:“管家不行怎么把你爹他们拉扯大,又养活你们这些孩子的?全靠我精打细算!” 回到家王承志看着两人抱着的金银珠宝,还真有些目瞪口呆:“真,要来了?” 老刘氏瞥了他一眼:“老娘一口唾沫一个钉,说出去的话,就肯定能办到!” 王承志拉着王学洲:“不是说崔家很厉害,是高门大户,多么多么牛气吗?这随随便便就要来这些?” 不是听说很不好惹吗? 王学洲拍着胸口:“咱有人儿!” 老刘氏将东西全塞到王承志怀中:“别废话,将这些拿去换成钱,给你媳妇还有孙媳妇买些补身子的东西回来,女人家身子娇弱,不趁着现在好好补补,打好基础,以后落下什么病根,人遭罪,钱也遭罪。” 家中有了老刘氏这个定海神针,立马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那根鎏金戒尺被她重新用布包了起来别在腰上。 要问为什么? 老刘氏怕金粉掉喽! 虽然出自皇家手艺,正常来说是不会掉的,但架不住老刘氏随身携带整日不离身啊! 保险起见,老刘氏还是包了起来。 王学洲将昨日带回来的蜜桔和糕点给家里的人分了分,吃着确实不一般。 蜜桔甜滋滋的几乎没有酸味儿,马蹄糕也香软可口,吃起来一点都不腻。 就是可惜份量太少,一人一个尝尝味儿也就没了。 家中住了徐山、赵行、齐显三个备考的书生,安静了不少。 王学洲给他们的题目都是按照朝中现如今的局势来的。 比如哪个地方有了水患,他就出一个解决水患的题目让他们写。 再比如崔家的事情出了,他就会出一个关于外戚势大如何预防的题目,今日朝堂上说税粮收了上来但产量比去年低,他也会出一个类似的题目。 等几人写完,他再根据内容和观点进行批改,经常忙到深夜。 有时候古在田也会带着沈甲秀和李开过来一起学习,一群人坐在一起,痛并快乐着。 王学洲也将水泥坊的事情几乎丢开了。 毕竟他是人,不是骡子对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