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当年的蚩尤势力灭亡之后,蚩尤的那些残党,有一部分是被青汉所收拢,也有一部分则是投靠到了大晋这边。 故而,在青汉这边,是有不少的当年蚩尤势力的残党的。 在冀州的时候,廉颇是依靠已经投降的袁熙来动摇冀州的内部人心,到了青州,廉颇又换成了用投靠到他们大晋的当初蚩尤势力残党来拉拢青汉的那一些蚩尤残党。 叔孙建、叔孙得臣两个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被波才成功说降,都还没有正式打仗,就已经阵前投敌。 有愿意投靠的,也自然也有不愿意的,申糯、褚渊就是属于这一类,在和叔孙建、叔孙得臣两个人不欢而散之后,趁着叔孙建、叔孙得臣两个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逃回了平原。 “廉颇果真是老成持重!” “此人之才,可不比晋军任何一位高级将领差呀!”在不断的坏消息传来的时候,坐镇国都的刘秉忠不断的叹气道。 万万不曾想到,廉颇明明都是一副稳操胜券的局面了,但却依旧如此稳重。 分兵先取平原各县,这是为了将平原困成一座孤城。而孤城,何以久守? 他们青汉虽然不像冀州那样缺粮,但也没有富裕到什么程度,整个平原的粮草储备是有限的。 光是这一点,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永久固若金汤。 时间一长的话,城中的粮草总会是一点一点的消耗的。就算是敌军没有破城,但只要一直围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总有一日也会爆发粮食危机。 而且,刘秉忠一眼就看出了,廉颇分开的这几路兵马,虽然一路上都在攻城掠地,但最后的方向却都是不约而同的放在了徐世积的身上。 这一路的攻城掠地,其实也是把徐世??的所有退路都给堵死了。 这个时候的青州北部,大部分的兵马都在徐世积的那边,毕竟,他才是青北的主将,负责抵抗戚继光的兵马。 眼下的徐世积,前有戚继光水陆十万以上的大军,后又有先轸、曹仁这些兵马已经开始封堵退路。 这个时候的徐世积,明显是一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姿态。 除此之外,廉颇诱使史弥远、叔孙建、叔孙得臣等一众汉臣降晋,无疑是在打击青汉的人心和士气。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