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魏忠贤早带人去把这些玩意细细切成臊子了,哪还用等到今天? 三人在禀报后慌忙爬进朱由检所在的马车。 进去后才发现陛下正神色淡然的翻阅文策。 眼神表情都全然没有一点三人想象中的疯狂或者慌乱之意。 看着这幅场景。 三人倒是不由得一怔,想说的话也在嘴边打了个迟疑。 朱由检抬头看着三人,摆了摆手: “朕知道你们想问什么,等人到齐了后,再一起说吧。” 朝鲜那边,朱由检准备稍作休息就立即前往了。 一方面是朱由检用兵一向喜欢闪击。 另一方面就是在现如今的局面下。 行事越快,便越能打敌人打一个措手不及,实在是一天都拖不得。 这样一来,出发之前与众人交心便是必须为之的了。 底下的人只有真正知道他要去做什么,才能更加齐心协力的守好京城。 别的不说。 全国动乱的消息传遍京城后,一旦有心人想要利用这点在京城里做些什么。 那京城上下就会立即陷入动乱。 因此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朱由检在离京之前就把其全部安置妥当。 否则就会落入这边出京,那边根据地就直接沦陷了被动局面。 而想要做到这些,那是一定离不开众人的配合的。 魏曹王三人迟疑片刻,最终还是咬咬牙道:“奴婢遵旨。” 不多时。 圣驾队伍在皇宫内停下脚步。 而朱由检等人也是来到了乾清宫。 没过一会儿。 张维贤陈新甲等人也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 一进大殿,张维贤便忍不住跪地疾呼道: “陛下,黄立极等人万万轻杀不得!否则大明.” 张维贤话还没说完,已然又被朱由检摆手打断。 “既然大明朝已经全境叛乱了,那就没必要再费心思去搞什么权谋之策了。” “两京一十三省,朕会一一将其料理妥当。” “三日之后,朕便会再度出京,到时候京城便交给你们了。” 众人:? 听着这些话。 在场众人又一次陷入到呆若木鸡的状态。 甚至说。 这次给他们的震撼。 比方才皇帝一出现就把文官集团内的那些人剐了,还要大上许多。 什么叫把两京一十三省会一一料理妥当?! 陛下这话的意思.是他要重新把大明给犁一遍?! 众人只觉得这话听起来有些梦幻。 主要问题是.怎么料理妥当?! 陛下身边的那些亲兵虽然有着一些实战经验,但其人数也只不过方才两千而已。 京营里最近确实涌进了一批青壮。 但数量全加起来也才刚过两万,陛下也不可能将他们全部带走,而且这些人还是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 凭这些人,和全国各地的世家豪族正面交锋? 这岂不等同于以卵击石?! 就算陛下再圣明神武,此事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一众人等刚想开口劝谏。 但看着陛下淡然的神色,以及一旁那些亲卫们的平静表情。 这才发现陛下似乎是早就做好了准备! 所以。 这就是为什么陛下才一回京,就把文官集团的那些人直接拿下的原因?! 毕竟都已经打算再造乾坤了,那还留这些人的命做什么? 此刻张维贤又不由得想起,陛下前两日传来的,让他们去做教育改革准备的诏令。 而教育改革的事宜中,又多有学习火药军械制造的方面 也就是说。 陛下从出京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考虑到了今天的局面?! 如此一来。 陛下登基后所做的一切便全都能串联起来,一切也都能说的通了! 皇党众人不约而同的对视一眼,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大家又一次回想起那个夜晚众人齐声喊出的“为了兴汉,齐心并进”振奋口号。 此刻仅仅是想起那副场面,一众人等就感觉全身上下的热血跟着翻涌起来。 什么叫做兴汉? 大明朝的皇帝带头把大明朝的地给重新犁一遍。 这个就叫兴汉! 有人甚至已经兴奋到身体轻微颤抖。 这种盖世伟业,哪个男儿不想亲身参与其中? 人群之中,只有张维贤等少数人还保持着些许理性。 其余人此刻俨然已经是被搅昏了心智。 顿了顿后,张维贤试探着开口问道: “陛下,此举实在太过凶险,您准备从哪里入手,又需要我等做些什么?我等一定拼死为您分忧。” 朱由检看着众人,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去卖什么关子。 他语气平静道:“第一步,便是从朝鲜及东江军镇入手。” 朝鲜?! 东江军镇?! 由于已经被刚才的震撼给冲昏了头脑,所以现在听见这两个不太应该被提及的地方。 众人竟都没再生出什么过激的反应。 “朕离京后,你们只需守好京城,同时大力发展教育改革之事即可。” 听着这话,一众人等对视一眼。 事已至此,已经没什么好再劝谏的了。 既然现如今的大明朝已经全都是反动派了。 既然陛下已经早就做好了决断。 那他们最该做的,便是尽最大努力去配合了。 众人齐声跪地高喝道:“微臣必竭尽全力,纵使粉身碎骨也不负陛下重托!” 朱由检点点头,看向魏忠贤、曹化淳二人继续吩咐道:“现在去把黄立极等人带去凌迟示众。” “务必让百姓知道前几日京中动乱皆是因这些人而起。” “同时还要告知百姓,大明已经全境叛乱,朕出京便是为了前往各地平叛。” 曹魏二人闻言,也是瞬间明白了陛下此举的深意所在。 挑起民愤,方才能让京城上下同仇敌忾,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奴婢领旨!”二人躬身应下,随即立马带人跑去办差了。 等到一行人等离去后。 张维贤好像才想起什么,出声提醒道: “陛下,既然您已经决定三日后动身前往朝鲜,不知您是选择从哪条线路出发?” 张维贤作为皇党众人中的领衔武将,自然是对军事堪舆有所了解的。 从京城前往朝鲜,无非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经由辽东,再辗转海路,抵达东江镇最后再至朝鲜。 这条线路最短,理论上最为便捷。 但有个问题就是,辽东局势动荡不安,此举太过冒险。 一着不慎便可能再现土木堡之变。 另一个选择就是从山东过去。 这条路线所耗费的时间会长一些,不过也会稍安全些。 但这条线路同样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陛下已经直言了,要在京城中大行教育改革之事。 而教育改革,无疑于就是在刨儒家祖坟。 儒家的祖坟,偏偏又在山东 所以要是想从山东过境的话,那就不能在京城里去干什么改革的举动。 至少真改的话,也不能太过激烈。 要不然的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