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管怎么讲。 卖国的钱可是比趴在穷人身上吸血来的快多了。 如此巨利,孔家上来就要分去一成,不免让人有些不悦。 但就在众人犯嘀咕之时。 田家的核心人物田宏却是顺着孔胤昌的话接着说道: “孔兄的提议自无不妥,只不过还需孔兄在事后再帮我们做一件事,我们才好答应孔兄。” 孔胤昌笑容不减:“田兄且说说看。” 田宏继续道“希望在这场浩劫过后,孔兄能以你孔家的名义,为我田张两家正名。” “就说.圣上在东江镇遇袭,我田张两家拼死相救,却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闻言,孔胤昌瞬间懂了这两家在想什么,然后将其给应了下来:“好说好说。” 看见孔胤昌点头。 田宏和张家的一名核心人物张拙对视一眼后,点了点头。 虽说史书这玩意,他们也可以修。 但他们修起来肯定是没孔家便利的。 只要孔家答应了帮他们正名。 那这样他们不光得了巨利,日后还能在历史上留个忠君爱国的好名声。 有利于家族的千年基业。 很快。 在皇帝驾崩后的利益分配事情商讨妥当后。 屋内的气氛也就跟着变得欢快起来,觥筹交错自是不提。 对于他们来说。 现在唯一所需要做的便是等待了。 想必应该要不了几天时间,东江镇那边的消息便会传回内地了。 而那时,便到了一切尘埃落定之际了。 翌日。 正午时分。 东江军镇之中,士气高昂的近万名士卒已经全部准备妥当。 一想到接下来陛下要带着自己去抢掠大明朝的城池,众人就不禁感到一阵兴奋。 朱由检身边的亲卫自不必多说,无非是陛下指哪他们打哪。 东江镇内剩下的那些战兵也是激动不已。 一方面是有了报恩且和陛下共同作战的机会。 另一方面就是。 山东、辽东沿海地区的这些城池历年来对东江镇多有打压,早他妈想抢了。 抢了粮草辎重后,听说接下来陛下还要带他们去朝鲜,这让众人怎么能不兴奋? 此刻。 毛文龙以及所有全部参加此次战役的将领全都聚集在了议事营帐之中。 人手已经全部准备妥当,接下来便是等待陛下的具体安排了。 打仗,他们是不怕的。 况且他们这么多人,再加上陛下亲征的士气加成。 若是连一座城池都抢不下来,那干脆直接从岛上一头跳海里去算了。 现在所考虑的。 无非就是看从哪里开始打,打出什么样的效果罢了。 毛文龙估计,以陛下的行事风格,恐怕不会仅限于抢一座城池就了事。 怎么也得连着干个两三座吧? 这样才能抢够粮食不是? 想到这里。 毛文龙也是忍不住率先开口问道:“陛下,我等第一站该前往哪里?” 朱由检闻言,放下手中有关朝鲜的情报,将毛文龙和一众将领给叫了过来,指着地图上五座距离较近的城市,直白吩咐道: “等会将军队分成五支队伍,同时出发前往这五座城市,其中守备最严的那座,朕亲自去。” 同时抢五城? 众人听见这话,心里都是一惊。 虽说陛下点出来的这五座城池防备都不甚严密。 但若是直接强行分兵去抢五城的话,恐怕会闹出不小的动静,而且也不一定能成功办到。 但还不等众人发出疑问,就听到那边陛下继续开口道: “到达之后,你们便以朕的名义直接进城驻军,搜集粮草辎重,期间若是遇到抗命不从的,直接杀了便是。” “记住,所有物资都只得从城中大户及官府之中获取,不得劫掠百姓一人。” “收集完物资之后,便立即返回东江镇集合继而赶往朝鲜,不得耽误任何时间。” 说到这里,众不禁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大明朝虽说是全境动乱了不假,但名义上皇帝说的话就是诏令。 他们不是去劫掠,而是去征粮! 乃是站在大义一方! 而且这么多人直接在不走漏任何风声的情况下,直接赶往那些防备不严的城池,必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甚至说可能都不需要费什么功夫,就能直接弄到所需要的东西。 此等决断,当真是妙不可言。 虽说给他们更多时间的话,他们或许也能想到这种解决方式。 但兵家之事一向瞬息万变。 晚一个时辰想到解决办法,那可能就意味着已经全盘皆输了。 毛文龙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年轻的皇帝,心说陛下都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 但还不等他多想,就听到朱由检那边继续开口了。 “孔有德。” 听见陛下喊到自己的名字,孔有德赶忙站出来应声道: “末将在!陛下有何吩咐!末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熟知朝鲜情况,即刻带领使团前往朝鲜,告知朝鲜国王李倧,就说朕已来到东江镇,让其过来觐见。” 孔有德先是将此事朗声应下:“末将领旨!” 随即,他才带着几分犹豫开口道: “只是.朝鲜国王李倧既然已经与后金有所勾结,那现如今恐怕不会轻易过来。” 朱由检点点头:“朕知道。” 听着这话,毛文龙也是有些不明就里的开口问道:“那陛下,既然这样,您又为何派孔有德出使朝鲜?” 听着毛文龙的询问,朱由检一一为众人解释道: “若是李倧真来了,那就直接将其擒住然后通过挟制其人来料理朝鲜最好。” “若是李倧不来,派遣使团前往朝鲜之举,一则可以让朝鲜各方知道大明已经击溃后金,打乱其所有准备。” “二则可以让朝鲜中那些忠于大明,却在近些年被不断打压的人群重新看到大明的力量。” “如此一来,等真正到了朝鲜之后,也好方便将他们再次凝聚起来。” 听着朱由检的解释,众人都是略微思索后继而点了点头。 但毛文龙神色之中却仍有担忧: “陛下,这样是否会让朝鲜一方提前做好准备?以至于我大明不能再打其一个措手不及?” 朱由检摇了摇头:“东江镇昨日发生的事,要不了两三天便可能传到朝鲜,所以与其被他们得到情报,不如先手出击掌握主动权。” “况且,今夜收集完粮草辎重后,明日稍作休整便直接动身赶往朝鲜了,他们来不及做太多准备。” 毛文龙听见这话,瞬间有种自己几十年都白活了的感觉。 陛下刚才的这些解释听起来平平无奇,好像只要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但陛下是在何等情况下做出这些决断的? 陛下是先去了陕西,然后返回京城,在全国动乱之后,他又带着这批人马一路来到东江镇。 等到了东江镇后,又顺路处理掉来犯的后金,继而又立马将目光放在了朝鲜上。 对毛文龙来说,这几件事里的每一件都可以称得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