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巴黎的恶臭仍在持续,他实在不放心让她们两个回到拉菲特街的公寓。 于是他写了一封短笺给左拉,简单说明情况并请求继续让两位女士留住几日。 随后便雇了马车,前往「巴黎北站」,在售票窗口购买了一天后前往伦敦「查令十字站」的“联运票”。 一张硬质纸板车票,上面清晰地印着路线:巴黎—加莱港—多佛尔—伦敦。 这是一条非常成熟的商业线路,最快当天就能达到,比他回蒙铁尔还方便。 伦敦和巴黎一样,只要有钱就能买到一切,所以无需做什么特殊的准备。 ———— 翌日清晨,天色微熹。 莱昂纳尔提着一只轻便的皮箱,搭乘出租马车来到了巴黎北站。 箱子里除了必要的衣物、洗漱用品,便是笔记本、钢笔、墨水,以及几份《现代生活》,以备不时之需。 北站大厅里,蒸汽机车喷吐着浓白的烟柱,汽笛声此起彼伏,夹杂着列车员的吆喝、旅客的喧哗以及搬运工的脚步声,空气中满是煤烟味。 他将皮箱交给穿制服的搬运夫,看着它被贴上标签,送往行李车厢,自己则只拿着随身的小提包,登上了列车。 由于路程不长,莱昂纳尔这次没有选择一等车厢,而是乘坐二等车厢,票价是60法郎。 二等车厢内同样是分隔的包厢,每个包厢有两条相对的木制软垫长椅,但座位则是八个。 虽然不如一等车厢宽敞奢华,但比起拥挤嘈杂、往往连顶棚都没有的三等车厢,已经舒适许多。 和莱昂纳尔同包厢的是一位沉默的英国商人、一位带着孩子的法国母亲,以及一位看起来像是学者的老先生。 上午七点半,汽笛长鸣,列车准时缓缓驶出北站。 巴黎的街景逐渐后退,被郊区低矮的房屋、零星的小工厂和田野所取代。 列车速度越来越快,车轮有节奏地敲击着铁轨,发出单调而催眠的“哐当”声。 莱昂纳尔望着窗外飞逝的法国北部乡村景象:平坦的田野、茂盛的甜菜地、红色的砖房、尖顶的教堂…… 与南法或阿尔卑斯的风光迥异,宁静,却略显单调。 途中,列车员检票,并发放了白色的硬纸卡——海关申报单。 莱昂纳尔只带了一些个人物品和文稿,所以很快就填报完成了。 他甚至有时间帮助那位法国母亲填写了她的报关单。 大约三个多小时后,空气中开始能闻到一丝咸腥的气息。 窗外,大地愈发平坦,偶尔能看到宽阔的河口和泥滩。 列车开始减速,加莱港到了;如果要前往多佛尔,那么就要把准备好的船票找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