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声爽朗的笑声推开了门,都指挥使王臻迈着外八字步,一脸笑意地走来,对韩宜可道:“好消息啊,好消息。” 韩宜可皱眉,拿起文书晃了晃:“这消息是不是传得太快了。” 王臻愣了下,旋即道:“怎么,靖海侯还给布政使司发了文书?” “靖海侯?” 这下轮到韩宜可、阎钝疑惑了。 阎钝反问:“难道不是因为多发六个月俸禄的事?” “啥?” 王臻顿时激动起来。 多发六个月俸禄? 啥情况,我咋不知道,这么大的消息,你们为啥不通知? 韩宜可瞪了一眼阎钝,这多出来的六个月俸禄八字还没一撇呢,墨都没研好,再说了,想拿到也不容易,何况还是一年之后的事。 阎钝也知道自己错了,低着头站到一旁不说话。 韩宜可沉稳地看着王臻,询问道:“靖海侯有什么消息送来?” 王臻忍住六个月俸禄的事,心情大好地说:“靖海侯在南日山岛,将曾经犯下东莞血案的倭寇杀了个干净!一个没留,脑袋全都被砍了下来,说要带到广州来。” “当真?” 韩宜可急切地问。 王臻重重点头:“应该不会有错,不过——” “不过什么?” 韩宜可不安起来。 王臻想了想,皱眉说:“送文书的人说,靖海侯南下多日,按理说早就应该抵达广州,只是不知为何,靖海侯的船还没到。” 这看似很不合理,毕竟走船送文书更快,似乎没必要安排人专门从路上送一份文书到广州。归根到底,这样做还是两个考虑: 一是担心走海遇到风暴,耽误日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