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工业革命-《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第(2/3)页

    苏渊看向他:“徐爱卿,有话但说无妨。”

    徐光启躬身道:“陛下,臣深知强军为国之重器。然,军工之基,在于钢铁、煤炭、运输。炼钢需焦炭,采矿需机械,运输需铁路与更好的道路。

    且……军工产能极大提升后,若无相应的民生工业吸纳其剩余产能,并反哺其基础,恐难长久。譬如,***炮的精密车床,稍加改动,便可生产纺织机械……”

    苏渊闻言,非但没有不悦,反而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说下去。”

    “是。”徐光启受到鼓励,语气坚定了许多,“臣以为,可在发展军工之余,拨出部分款项,鼓励民间兴办纺织、印染、陶瓷、农具制造等工坊。

    以朝廷订单为导向,引导他们使用新式机械,提升效率。同时,用这笔银子,大力修筑直道,甚至……试验陛下曾提过的‘铁路’。

    如此,货物其流,原料得入,成品得出,方能形成良性循环。百姓富足,国库税收方能源源不断,支持军工乃至更长远的计划。”

    苏渊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紫禁城覆雪的琉璃瓦,沉默了片刻。

    细雪无声,但他的脑海中仿佛已听到了机器轰鸣、车轮滚滚的喧嚣。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三位重臣。

    “姜爱卿,军工之事,就按方才所议,放手去做,朕要看到世界上最精锐的军队。”

    “李爱卿,户部统筹所有款项,既要保证供应,亦要做好审计,每一两银子都要用在刀刃上。”

    “徐爱卿,”苏渊的目光最后落在年轻的工部侍郎身上,“你的眼光,已看到了十年之后。民生工业与基础建设,同样重要。朕拨给你二百万两,由你牵头,成立‘机器局’,专司新式机械的研发、改进与推广。

    不仅要仿制,更要创新!朕要的,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巨人,而是一个筋骨强健、血脉畅通的巨人。”

    他走回案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那张蒸汽机的草图之上,墨迹仿佛因此而鲜活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