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是看了一眼皇帝,李斯又收回了目光,低头看着火堆,都老了……皇帝也老了。 就算是这样,皇帝依旧没有将公子扶苏立为太子。 李斯多希望皇帝能够封公子扶苏为太子,这样对国家稳定也有帮助,可皇帝却迟迟没有开口。 冷风吹得的须发晃动,其实这也罢了,至少公子扶苏是有能力的,也一直在巩固权势。 李斯微微抬头,看着阴沉且正在下着雪的天空,恐怕再过几年,在这秦廷制定国策之时。 他李斯都要听他公子扶苏的了。 最近的皇帝尤其爱看公子扶苏制定的考卷,这些考卷上写满了题目。 这半年间,李斯看过的题目没有几千也有上万了。 怎么一场选吏的考试能够有这么多题目,从百家典籍再到治国理政,再到数术治军,兵事甚至还有天文。 李斯拿起一根木柴,放入火中,让火烧得更大一些,也能更温暖一些。 在李斯看来,那些从各地而来的人们,其中多数都答不上这些考题,李斯试着答过其中一卷,这一卷之中,他李斯也只能答出三题,而一张纸上有十题。 而这其中多数题目都是与敬业县的教学有关,尤其是涉及其中一些家国天下的理念,甚至这些考题还偏向法家与墨家。 公子不喜某些学说,某些学说就不会出现在考题上,那么将来的学子在读书选择上就有待商榷了。 公子扶苏就是想要借助这种选吏之法,来向世人宣扬大秦的理想,以及他公子扶苏的理想。 甚至这种行为都没有丝毫的遮掩,公子更没有任何遮掩的意思。 其实,李斯也是十分赞同公子的方式,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一个吏,那么他就会加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如果他这个吏不能学习治国的理念,不赞同现在的大一统观念,甚至还反对大一统,那么这种人就不能选用。 甚至,公子说不定想要将这样的人都杀光了,将那些反对大一统的人全部杀了。 不仅如此,公子还想制定了更严苛的官吏选用之法,为了避免以后的官吏选用制度,成为一些家族的世袭罔替,一人为吏不能与同样为吏家族成婚,官吏与官吏之间不得成婚,官吏不得与商户成婚,官吏的儿子若想要为吏,必须远调南方边关或是西北,无故不得归家。 当然这些想法只在公子的提议中,因有人觉得太过严酷。 “李斯。” 听到呼唤,李斯的思绪结束,他上前道:“臣在。” 嬴政在寒冷的空气中吐出一口热气,道:“你说扶苏的考试要什么时候开始?” 李斯回道:“来年入秋开始,来年冬季结束。” 嬴政感慨道:“朕还以为这孩子会更着急。” “公子行事向来稳妥,也常说行事要脚踏实地,臣以为公子行事不急不躁也是好事。” 嬴政缓缓颔首,又问:“军中可有人打猎回来了?” …… PS:还有一章先欠着,小张会找机会补上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