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诗会开始-《风起宁古塔》


    第(2/3)页

    彩!

    彩!!

    其它宣国贵人与臣子们这才如梦方醒,一个跟着一个的叫起了好。

    相比于那句相与秋云一并飞,这首观沧海显然更绝更妙,其诗之大气,其内容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完全是碾压苗国代表黄单羽的诗词。

    此时就算是其它五国代表们,便是有心要说不好,也是找不到其毛病来进行反驳。便只好将目光放在了第二个出题人越国祭酒陶淮臣的身上。

    都说文人相轻,即是能成为一国之祭酒,那必然是大儒无疑,陶淮臣对于宣国对外所说的以文治国之事是十分不服气。

    尽管他们越国处于南地,很多还是蛮荒之所,但让他承认宣国的文学能力高过自己,那也是不行的。

    而在眼见苗国代表吃了亏之后,他便由坐位上起了身,先是抱拳向四周行礼,随后才慢慢而言道:“我今天出的考题实为两字——天气。”

    当陶淮臣说完之后,他身后的越国代表,少年才子费志广便立马站了起来。

    提前得到了考题的他,可是做了精心的准备,所作诗词也是由陶淮臣帮其修改过的,这一会自然是信心满满。现在当着众人之面更是张嘴就来。

    春雨来,爱春有富饶。

    夏日炎,喜夏有何观。

    秋风凉,悲秋无亲逢。

    冬日寒,恨冬无雪赏。

    所谓的天气之诗,不是单纯的讲现在的天气情况,而是要把一年四季都囊括其中。

    不仅如此,还贴切的说明了他南越的写实。就像是南地虽冷而无雪,那句恨冬无雪赏便给描绘了出来。

    四句词而已,却正好将一年四季都写在了其中,要说这是信口之言,或是临时所做,怕是不会有人相信。

    但谁让规则改了呢?

    自己出考题考自己与别人,那谁能占便宜将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而在刚才还没有感觉到天气这个题目是多难的宣国一众人等,在听了这首天气之诗后,都变得沉默不语起来。

    要说这首天气诗写得不过平平,但难点就在于它只是用了四句就把一年的天气之变化都囊括于其中了。

    这样的诗想要照搬并不难,但难就在难在于,怎么超过它。

    以一敌五。

    但凡是贾平安所作之诗,差上一点那个意思,那便不能算是胜。这一点,宣国众人都是心知肚明。

    他们需要的就是像上一首观沧海那般,以压倒性的优势让对手信服。

    只是,区区一炷香的时间之内,就做出这样一首好诗来,贾平安能办得到吗?

    至少,这一会连龚知贤这般的大儒都是没有这样的信心。

    能办得到吗?

    麻烦,你把吗字去掉好吗?

    贾平安听到了这首天气之诗,在他眼中,也仅仅算是写得顺畅,要说多好,还真谈不上。那想要超越他,又有何难?

    对方不就是一句词对应一季吗?那好,自己就一首诗对应一种天气变化,让对方知晓知晓自己的厉害。

    再说了,谁说天气就一定要写四季变化,其它的不行吗?

    比如说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