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亮些底牌-《风起宁古塔》


    第(2/3)页

    贤贵妃终于还是走了,在看着宣文宗喝了一口莲子羹之后,满意而去。

    与其说贤贵妃的到来,是给宣文宗送汤喝,还不如说她就是来给贾平安求情的。有些话,点到为止就好,毕竟大家都是聪明人。

    宣文宗在贤贵妃离开之后,又一次陷入到了沉默之中。他在反思,自己对于贾平安是不是看轻了?

    就如李木白所怀疑的,纵然刺杀事件与贾平安有关系那又如何?

    人家就是想往上爬,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所谓的刺杀不过就是为达此种目的而展现出来的一种手段罢了。

    反正伤害的人也不会是自己。事实已经证明,贾平安是在六国诗会中为宣国扬了名,立下了大功。即是如此,他为何要抓着这件事情不放?

    “小布子,派人通知张三一声,加快查找刺杀一案的线索,如果有什么进展直接来报。还有,若是没有直接证据可以表明事情与贾待诏有关系,便不可以莫须有之罪名在关入大牢了,贾待诏还是一个少年,且身体不好是事实嘛。”

    一旁的布达春认真的听着,实则心中已经打起了鼓。

    之前皇上是叫贾平安全名的,现在叫上了官名,其意已经是非常的明显。也就是说,贤贵妃的目地早已经达到。

    “臣遵旨。”布达春听懂了皇帝话中的意思,这就点了点头,跟着转身离开政务殿,找自己的干儿子去向影卫传消息了。

    。。。。。。

    长宁街。

    乐府。

    贾平安被抓到大牢中的消息一传至此的时候,这位礼部右侍郎就变得兴高采烈起来。

    这个贾平安竟然敢挤了自己儿子的名额,成为了参赛的选手,实在是让他气恼不已。

    可恨事情是由皇帝亲自定下来的,纵然他就算是心有不满,却也无半点的办法。

    想着这个仇算是被记下了,只等时机合适就给报回去,却不曾想,机会来得是如此之快。

    这才过了三天,贾平安就被抓到了大牢之中,这岂不正是自己落井下石的好机会吗?

    “贾平安,让你抢我儿的好处,这一次看你怎么死。”心中这般想着,乐存发便在书房之中开始动手写起了弹劾的奏折。

    大意就是,似是贾平安这般为了表现自己,而伤及其它读书人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似这种毒蝎心肠之人,不配为宣国的臣子。他肯请皇上先将其罢官,跟着再治罪。万不可因为一人而伤了宣国大好的文人士子求进的风气。

    乐存发的举动可不算是什么特例,似他这样的官员还是有一些的。比如说与德贵妃关系亲近的官员,又比如一些个天性爱妒的官员。

    一些个年纪上了三十甚至是更大岁数的人,他们努力了半生,蹉跎了半生,最终有的只是混上了一个八九品级的最低高员。

    他们中,有的寒窗苦读了数十载,也有的是靠着家族投入了大量精力才勉强成为了一个八九品的小官。凭什么,贾平安只有十六岁,只是一次立功,不仅得了正六品的官身,同时还拥有了偌大的名气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