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狭路相逢勇者胜!当年在湘江边,几十人都敢冲,现在老子有一万虎贲,三十门大炮,还有系统在手,没理由啃不下这块骨头!”一股狠厉之气从王林眼中迸发出来。退缩避战,死路一条;奋勇一击,尚有生机!为了这一万六千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弟兄,为了继续活下去抗击日寇,这一仗,必须打!而且要打赢! 决心已定,王林立刻俯身在地图上,凭借系统的精确标注,开始飞速拟定作战计划。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运转的计算机,结合地形、敌情、我情,分配任务,计算时间,推演步骤。 “通讯兵!”王林低喝一声。 一直守在旁边的通讯班长立刻上前:“旅长!” “记录命令!即刻以绝密电文发至各团团长、政委,后勤保障团林团长,旅部直属各营连长!”王林语速极快,却清晰无比。 “一:敌情判定。我军西撤通道已被日军国崎支队(约五千人)封锁于江岸。东、南方向追兵迫近,绕行困难,空袭威胁极大。我决心:集中全力,歼灭当前之敌国崎支队,打开通道,强渡长江!” “二:作战部署。全军分为突击集群与渡江保障集群。” “突击集群:由一至六团,共六个步兵团组成,为进攻主力。旅部炮兵营(刘根胜)统一指挥所有三十门75毫米山炮,分为六个炮兵支援组,每组五门炮,分别配属给六个步兵团,由各团团长直接呼叫火力支援!炮击目标优先级:1、敌指挥部、电台通讯中心;2、敌炮兵阵地、重机枪阵地、车辆集中区;3、敌步兵集结区域、后勤物资点。” “渡江保障集群:由后勤保障团(林火旺)负责,立即开始秘密搜集、制作渡江工具(门板、木料、浮桶等),并组织所有伤员、非战斗人员,于攻击发起后,伺机先行渡江!渡江地点暂定于下游三公里处的老渡口(坐标XXX, XXX)。” “三:攻击时间及阶段。总攻发起时间:今日凌晨零时整!” “第一阶段(零时至零时三十分):炮火准备。所有炮兵小组根据旅部下发之精确坐标(附后),同时发起首轮急促射,务求首轮打击最大化摧毁敌关键节点!炮击开始后,各步兵团以营连为单位,呈散兵线悄然接敌,尽可能接近敌营地外围。” “第二阶段(零时三十分至三时):步兵突击。炮火延伸后,各团立即发起全线突击!以近战、夜战为主,冲锋枪、手榴弹、刺刀优先!强调猛打猛冲,分割包围,速战速决!各团各自为战,但需保持营连级通讯,遇顽强抵抗点,及时呼叫所属炮兵小组进行定点清除!” “第三阶段(三时至四时):清剿残敌,巩固战线。基本歼灭大部敌军后,各团迅速清剿顽固抵抗之残敌,控制整个江岸区域,建立环形警戒防线。” “第四阶段(四时起):渡江撤退。林火旺部优先保障伤员和非战斗人员渡江。随后,各突击团按旅部指令,分批交替掩护,迅速渡江!所有缴获之重要装备、文件优先带走,带不走之重武器彻底破坏!绝不给敌人留下!” “四:指挥与协同。旅前指设于此无名高地。我将于此统筹全局,通过电台与各团保持联系,并根据战场变化,必要时调整炮火支援重点。各团团长拥有临机决断之权,但重大行动需及时向旅指汇报。口令:今夜口令‘过江’,回令‘回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