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统这个东西,向来是众人必争的事情。 徐凤至说到了根源上。 就好比暴元,老朱虽然多次强调,他的政权并非来自元朝,而是起源于元末纷争中的群雄。 但在大明的祭祀帝王庙中,连元世祖忽必烈也名列其中,这何尝不是一种国家层面的认同? 而且老朱还下令修元史。 这同样是国家层面的认同。 “不过,凤至说的也不错,现在不是称王的好时候,五郡虽然大,可相比北地三五十郡,也不太够看。” 说白了,大康还没有到元朝那种地步,赵正底蕴还是不够,要是有个五六十万精锐,他就算是称帝又怎样? 实力不够的时候,就苟着,等实力够了,横扫天下也不迟。 “主公英明!”徐凤至拱手道。 “不过,我想要乐都郡和山海郡,又不想让张休好好活着,有没有好主意?”赵正笑着道。 闻言,刘茂头皮发麻。 到底是主公,三两句话既捧了曹子布,又赞同了徐凤至,紧跟着又顺势抛出一个更难的问题出来。 赵正才不会给他们省心呢,这些谋士要的就是一个认可,要让他们觉得主公离不开他们的辅佐,才是一个好主公。 要是什么都主公来提,那要他们做什么? 所以说,主公可以独断乾坤,但是不能多,必须在所有人都无法做决定的时候,独断乾坤。 平日里,只需要当个点头或者摇头的哑巴就是他们心里完美的主公了。 再叠加几个诸如孝顺,礼贤下士的buff,那就是明君! 走到哪儿,都会被人喜欢的。 徐凤至和曹子布等人再次陷入了沉思。 这不是一个好解决的麻烦。 赵正说道:“这个问题我希望明天能得到答复,此外,我还希望你们两个人组建两个参谋部。” “这个参谋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专门决断军事,第二则是决断内政。” “招揽你们尽可能觉得有能力的人才,从地方筛选上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