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之维瞥了一眼师父,心中第一个反应就是天师度,就是不知道,天师度算是法身,还是报身。 对于这方面,他没有多想,毕竟他对佛的三身也所知不多。 他想的是,如果释迦摩尼的主观,变成了与客观……也就是与世界平等的佛国。 那祖天师这边对等的便是法脉了。 法脉在神话中有很多称呼,但归根结底是和佛国一样的东西。 接着,他又想到了师父最初用天师府来举例。 天师府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天师府也很大,但和整个世界相比,天师府很小。 用它来比作客观,无疑是不合适的。 但如果法脉是祖天师的打磨到极致后的主观留下的产物…… 那对他们这些授箓皈依的道士而言,这个主观产物其实就是客观的世界。 所以,师父最初的举例,其实是没错的,只是有些东西,他无法明说。 旋即,他又想起了当初法职考核时,神游雷部,所见的那些威风凛凛的三十六雷将,以及传了自己一手奇技的真武大帝。 当时,他问过师父此事。 师父没明说,却给他讲了一堆张三丰的往事,以及张三丰和真武大帝的渊源。 虽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都把真武大帝往张三丰身上指引。 现在一想,真武大帝莫不就是张三丰留下的那打磨过的主观? 这个猜想,他没去问师父,当初师父不明说,自然有不明确的道理,现在问了多半也白问。 他心里感叹,越是接近某物,越有一种雾里看花的不真实感。 他知道为何会这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身在天师府,去看天师府,难免有些偏颇。 师父说的底层规则都一样,或许可以用其他流派去映照天师府的一切,那样,或许能得到答案……张之维心里暗道。 他首先想到的是全真教一脉,虽同为道家,都需要皈依三宝,但正一和全真,总归是有些不同的。 正一入教要授箓。 全真入教要受戒。 其实,相对于正一,全真更多的是一种在道家基础上,融合三教教义所诞生出来的产物。 它很复杂,或许不是一个很好的映照对象。 紧接着,张之维想到了火德宗。 虽然这是一个玩火的门派,门里的人大多都是脾气火爆的莽夫,半点不像三一门那般仙气飘飘,但他们是正统的玄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他们供奉有一团圣火,皈命圣火之后,就会拥有火遁的能力。 “皈命”二字张之维并不陌生,天师府早晚课上,每个宝诰前面都有一句“志心皈命礼”,是“尽此身命皈依”的意思。 对比道教的授箓和受戒,火德宗确实简单直接,难道他们那通天的祖师爷,那被打磨的与客观世界地位相同的主观,是一团火焰? “这么说来,最终的结果,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物。” 是物,张之维就想起了纳森神树。 他一直觉得这棵树是邪恶的,准确来说,是让他不喜的,但不能否认,这棵树,可以通天。 或者说,这颗树是一个通天的产物。 剧情里,纳森神树的力量并没有直观的展示过。 只展示了纳森王和纳森卫。 纳森王没什么实力,柔弱小女孩一个。 纳森卫他们在贝希摩斯的现代化异人部队面前不值一提。 似乎整个纳森岛只是大猫小猫三两只,不算什么龙潭虎穴,更谈不上什么通天。 但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纳森神树的力量,绝不可能忽视。 这是一颗有自我意识的树,或者说,这是一颗有主观意识的树。 它不出手,或者是在它看来,那些王和卫,不值的它出手。 它若出手,纳森岛的篇章说不定要改写。 因为,纳森神树是少有的,且在剧情里直接出现过的,拥有灭国级能力的……东西。 对于它的介绍,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若放出来,足以震惊世界。 纳森神树原本不在岛上,它在欧洲,被称为森林之神。 那时候的纳森王,也不像现在的纳森王一样没有战力,纳森王是通过血腥杀戮选出来的,成为王的必要条件,是打败所有想要成王的人。 也就是说,王,必须是最强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