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祯端坐在龙椅上,手持朱笔在奏章上勾画。 头也不抬的问道:“昨日晗儿下聘盛家,可还算顺畅?婚期定在何日?” 张茂则稍作沉吟,恭谨回答:“回官家的话,一切顺利,一路吹吹打打,别提多风光了。” “婚期定在八月十五,正是中秋佳节,桂子飘香,月满人间的好时辰。” 赵祯手中朱笔微顿,“八月十五……倒是个好日子。” 话音刚落,一名侍卫躬身入殿。 “启禀官家,礼部尚书韩大人,吏部尚书薛大人求见。” 见赵祯未置可否,侍卫硬着头皮补充道:“二位大人还说……说官家今日若还不见他们,他们便在殿外长跪不起。” 说出此话后,侍卫把头低的更深。 看都不敢看赵祯一眼,生怕自己触到霉头,平白惹火上身。 “官家,可要臣去把他们二位给打发了?”张茂则试探性的问道。 据他多年了解,这两个老顽固极有可能真在殿外一直跪着。 赵祯轻笑一声,笔锋在砚台上轻刮着。 “告诉他们,若执意要跪,右边的青石板阴凉,跪着更舒坦些。” 侍卫应声后,忙不迭来到殿外,将官家的话原封不动的转告二位。 韩章紧握双拳,心口微微起伏着,“薛大人,官家这是铁了心不见我们了。” 薛溥眉头紧锁,低声道:“此事关乎国本,绝不能就此作罢。” “好!既如此,老夫今日就算拼上这条命,也要让官家答应早日过继宗室,立下储君!” 说罢,他整了整衣冠,毫不犹豫的走向右侧的青石板,重重跪下。 薛溥紧随其后,肃然跪于一旁。 两位老臣脊背挺直,目光坚定,纹丝不动。 殿前的几名侍卫见状,面面相觑,但又不敢上前去劝阻。 直到午时已过,赵祯搁下朱笔,将最后一份奏章合上,揉了揉发酸的眉心。 “他们可走了?” 张茂则轻步上前,摇头道:“还跪着呢,韩大人脸色都发青了,硬是不肯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