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东林寺南门外。 送走欧阳戎与阿青姑娘。 善导大师带着秀发小沙弥,转身返回主殿。 “师父,为何阿青姑娘喊欧阳公子叫阿兄?阿青姑娘的阿兄不是已经没了吗?” “此兄妹非彼兄妹。” “哦哦,一个是亲的,一个是义的吗?” 秀发脸色恍然问。 “是也不是。” “什么意思?” 穿黑色缁衣的白须老僧不语,摸了摸脸色似懂非懂的徒儿锃光瓦亮的小光头。 善导大师还是喜欢身上这件黑色缁衣的僧服,穿了许多年了。 去年进京面圣,被卫氏女帝赐予的黄紫袈裟虽然更加气派,符合护国高僧的响亮名号, 但是善导大师在东林寺本寺生活时很少拿出来穿的,除非是参加一些山下的法会、剪彩礼,或是出席官府举办的盛大活动。 “欸,山下的事,真是复杂,比经文都难。” 秀发挠了挠后脑勺。 “南无阿弥陀佛,傻徒儿,为何总要追求一个确凿无疑的定义呢。兄妹就一定要是兄妹吗,不是兄妹就一定不是兄妹吗?” 善导大师摇头晃脑的总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秀发愈发迷糊:“师父,这不是道士的话吗?” 善导大师破颜微笑:“好。佛曰,不可云,不可云。” 秀发低头沉思,跟着师父走了一段路,突然想起什么,有些开心问: “师父,欧阳公子刚刚说咱们寺是他的福地耶!” “福地吗……” 善导大师顿了顿脚步,目视前方,语气平静: “其实他才是咱们寺的贵人啊。” 秀发没有看见自家师父此刻表情,理解歪了意思,用力点头,十分赞同: “没错,欧阳公子现在官这么大,有他罩着咱们寺,看浔阳匡庐山那边的佛门同行谁敢打压咱们。 “师父师父,那回头咱们去浔阳城的日子,总可以云了吧?说好的,东林大佛建好咱们就去的,刚刚你也和欧阳公子讲了。” “嗯,去。” 善导大师回过神,轻声答应。 却闻秀发跟在后方碎碎念: “师父,东林大佛是陛下给咱们莲宗建的,弘扬莲宗佛法,您也是陛下钦点的大慧高僧,为啥从京城回来后,您偏要离开浔阳城,一直在咱们东林寺待着。 “咱们不过去瞅瞅,指导一下吗,师父这不闻不问的,万一他们把大佛建歪了怎么办,不符合咱们莲宗礼制……” 善导大师摇了摇头: “谁说是给咱们莲宗建的?” “啊,它不是叫东林大佛吗?” “忘了为师刚刚怎么说的了?” “不可云?唔,好吧。” 秀发有点垂头丧气。 “等建好了,咱们再去。没彻底落地之前,不可以掺和。” “师父是说上次京城来人,还有后面改迁星子坊的事情?” “不可云。” “好吧……” 善导大师回头看了一眼小徒儿神情,哪里不清楚自家这徒儿的心思。 叩指,敲了下这一颗锃亮小光头。 “花花世界迷人眼,为师就不该带你去洛都,回来还惦记呢,天天想着往浔阳城跑。” 秀发两手捂头,委屈说: “师父,那洛阳城里的女施主们确实好看,还会穿衣打扮,您说,这天下怎么有这么多花花绿绿的衣服?女施主们一个比一個会穿……” 善导大师板脸: “让你非礼勿视,你还看,回去抄十遍《佛说无量寿经》,改日交上来。” 秀发嘀咕:“可是师父不是也看了吗,我见师父眼睛动了,我才跟着动的……” “十遍《无量寿经》,为师已经抄完了。” 秀发:…… 不多时,喜提十遍抄经的秀发和善导大师分开,跑去早斋院取了一份白粥配腌萝卜,准备送去悲田济养院后院的那口枯井。 半路却被从主殿走出来的善导大师拦住,温声言语了几句。 秀发听完愣了下。 旋即,他小脸出奇严肃起来: “明白了,师父,这是您给徒儿的考验,这次徒儿一定非礼勿视!” 说完,秀发把食盒交给了善导大师,义无反顾的奔向了一大早就香火鼎盛的正殿,替换师父,去给女施主们看手相解签去了。 善导大师看了看秀发离去的背影,失笑,摇了下头。 他转身,手提食盒,垂目走向悲田寄养院,一路安静无话,来到枯井。 善导大师没有用托盘把早膳吊下去,而是带着食盒,一齐下井。 净土地宫内。 一位脏兮兮灰僧衣的青年僧人盘坐地上,怀抱糕点盒子,低头打瞌睡,嘴里一阵阵呼噜声。 善导大师站在秀真面前,寂静了会儿。 老僧盘膝坐下。 放下早点食盒,将白粥、腌萝卜、清水一碗一碗取出来,摆放在鼾声如雷的爱徒面前。 动作很慢很轻,像怕吵醒了梦中人一样。 …… “明府,下官听您吩咐,派人去问了最近三个月打扫过梅鹿苑的清扫妇人,她们都说没有去过梅林小院,没人碰过那盘兰花。 “而且根据守院门卫们的回忆,期间守夜时,没见过梅林小院那边亮过灯火,一切如故……” 檀郎渡,一艘即将出发的官船甲板上。 身为龙城父母官、威风八面的刁县令小心翼翼的跑上甲板,朝船头吹风的欧阳戎背影禀告。 “不是她们碰的吗……” 欧阳戎回过头,看了眼刁县令,若有所思的自语。 刁县令瞧见明府的脸色,似是毫不意外,环顾一圈四周,不禁小声问: “明府知道是谁?” 欧阳戎不语,抬手弯指,弹了弹头上的冰白玉簪子,神色自若。 刁县令不禁问:“明府,那咱们要不要加强些梅鹿苑的戒备……” “不用,一切如故,院门也不要打开,继续锁着吧,别吓着人了,远来是客啊,愿意再回,还帮忙浇浇兰花,至少打心底是承本官一份情的,指不定哪天又碰到了呢……” 欧阳戎摇了摇头,嘀咕声越说越小。 “是,明府。” 刁县令没多问,抱拳应声。 跟着欧阳戎,从龙城治水开始一路走来,刁县令总结出的最稳妥抱大腿方式就是多干事,少胡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