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浔阳石窟那边正热火朝天的收尾大佛。 主持东林大佛的欧阳戎、容真却闲了下来,陪俞姓老乐师游山玩水。 自从那片桃花林被清场扫兴之后,老乐师没再过去了。 不过几日下来,三人算是把匡庐山走了个遍。 跨松溪,过远桥,攀岱岩,翻翠山,赏梨亭,游声谷…… 老乐师似乎很喜欢匡庐山,在山中一些知名的景点皆留下了踪迹。 即兴而来,趁兴而走,例如岱岩、梨亭等景观,刚刚攀登抵达,还没坐一会儿,弹了首曲子就起身离开了。 没有规律。 用容真听到欧阳戎私下吐槽的话说,俞老前辈搁着打卡呢。 八十岁的老人,与八岁的孩童,是同一个顽皮性子。 欧阳戎细致观察,发现老乐师除了刚开始在涧泉叮咚的松溪处,即兴弹奏了一支琴曲外。 后续在桥下、岩下、亭下、谷中等五处,各有一首即兴而发的琴曲留下。 共计六曲。 欧阳戎默默数着,和在涧泉松溪时一样,都老实巴交的就地重弹了一遍。 容真则是小手背在身后,一副莫得感情的高冷小模样。 毕竟是在执掌全江南的监察院,能调动白虎卫、玄武卫兵马的女史大人,眼下本该待在浔阳石窟,坐镇全局,生杀予夺,眼下能耐着性子,陪司天监老前辈漫无目的的闲逛游玩,已经是很耐得住性子了。 欧阳戎表示理解。 每次老乐师停步即兴奏琴的时候,容真俏脸上都浮现出期待之色,准备去抢某人全场背扛的古琴。 不过每一次的期待,都转化为了一阵失落神色。 连续五、六首曲子都没有她要找的某种传闻中的军阵曲。 女史大人也就懒得耐下性子去重弹记忆了。 毕竟有某个跟班在。 虽然匆匆听了一遍下来,欧阳戎没法彻底掌握琴曲,到不了分毫不差的地步,但是也有了个大致的轮廓,能弹奏的有点样子了。 此前在双峰尖竹林刚见到老乐师时,欧阳戎测试过,以其灵性悟性,需要闭目盲听两遍,才能有模有样。 可老乐师性子率性恬淡,每一个地方都不过多停留,没有给第二遍的机会,不回头重新弹奏。 欧阳戎严重怀疑,他是顺手而为,弹完后说不得自己都忘了。 不过欧阳戎没有松懈注意力。 前几日的那个金色福报,缭绕心头,他怀疑是与这位俞老前辈和琴曲有关,自然认真起来。 这日傍晚,三人告别了匡庐山,终于游尽,还有一些圪塄角落,老乐师没有去。 他们是走大路下山,浔阳城本就背靠匡庐群山而建,下山后直接进入城中。 穿越数坊,三人从西城门出城,准备返回双峰尖。 官道上,有一片耀眼白浪扑面袭来。 易千秋带着三百骑前来迎接,在欧阳戎、容真三人面前勒马。 接老乐师回城。 “先生玩的可还尽兴?” 易千秋戴着那副白银虎面未摘,闷声问道。 虽看不清她的具体脸色,但欧阳戎却从嗓音中听出了恭敬语气。 老乐师和蔼颔首,婉拒了想要替他拿琴的女官,抱琴转身,遥指了下途经过的浔阳坊那边。 “此前容丫头说,浔阳楼有江南闻名的琵琶曲,欧阳小学士也认识,何时带老夫去瞧瞧,长长见识。” 容真与欧阳戎对视一眼,清脆答: “安全起见,老先生不太急的话,可否稍等几日,让监察院再排查下城内安防?” 欧阳戎接话,诚恳道: “晚辈与浔阳楼的琵琶大家秦倌人算熟,正好这几日,让她多召集一些江州有名的琵琶高手,到时候办一场晚会,让俞老先生听个尽兴,切磋乐艺。” 老乐师爽朗一笑,抚须:“好。” 容真朝欧阳戎投去了一道赞扬的目光。 旋即,老乐师登上车辕,众人骑马,将其送回浔阳石窟。 官道上的漆黑夜风,如梳子般刮人鬓发。 车辕旁,容真不经意的靠近了些欧阳戎,随口道: “这两日辛苦你了,老前辈瞧着蛮开心的。” “容女史找到想要的曲子了?” “还没,但是应该快了,夜里本宫和宋老前辈去找老先生谈谈。” 欧阳戎抚摸了下马背上的琴盒,温声问: “那浔阳楼那边的琵琶晚会,还要不要组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