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阿绥醒来,景宣帝便放他下地,顺道看了江福盛。 收到示意,江福盛令小内侍专门搬了套矮小的桌椅放在龙椅左前侧,供阿绥落座。 面对底下一众大臣的灼热眼神,已经睡醒的阿绥一点也不怯场,哒哒哒走到小案几后坐下,并且掏出了自己的记录册,认真地如同在学堂上听课。 做完一切,他看向上首的景宣帝,仿佛在说:我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了。 景宣帝:.......到底谁才是朝堂之主? 正欲开口,底下有大臣忍不住出声提醒道:“陛下,此乃前朝重地。” 他看了眼阿绥,犹豫道:“小殿下年纪尚小,这恐怕不妥吧?” 不仅有专属座位便算了,这一本正经的模样不知道还以为是在监国? 景宣帝不以为意,目光淡淡扫了他一眼:“绥儿末考成绩均是甲等,位列第一,朕允诺了他奖励,便是观摩诸位早朝时的模样。” 他神色冷峻威严,说到‘位列第一’时下颌微抬,眼底充斥不易察觉的骄傲。 “朕乃一国之君,金口玉言,答应的事难不成要食言?绥儿年幼,难道还能影响诸位?” 率先开口质疑的大臣缓缓低头,选择噤声。 阿绥反应过来,立马意识到这个人是在对自己的出现表示不满。 他抬头紧紧地盯着对方,表情严肃,誓要将对方的面孔记下。 大臣莫名脊背发凉,在父子俩的凝视中渐渐息声。 芝麻小事而已,景宣帝不欲计较,淡声开口:“好了,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简短的一句话,令阿绥凤目圆睁,挺直腰背,准备认真倾听。 今年大齐算是风调雨顺,各地民情良好,无大灾大疫,春节期间一切照常,并无严重的突发情况需要上述。 正当众人以为开年第一日早朝应是在风平浪静中度过时,头发花白,身形清瘦的大臣上前: “陛下,臣有时启奏。” 景宣帝闻此声,眼皮子骤然狂跳。 不为什么,只因张平之此人迂腐,在朝数载,多次劝谏他恢复三年大选一年小选的选秀,扩充后宫,为皇室开枝散叶,增添子嗣。 他一开口,景宣帝便知接下来将听到什么。 果然,张平之手持朝笏,张口便是:“陛下,子嗣香火乃关乎江山社稷之大事,且独宠之事万不可行,还望陛下雨露均沾、广纳后妃,绵延子嗣。” 景宣帝面无表情应声:“既如此,张爱卿便写份奏章上来。” 至于批不批,那就是他的事了。 “陛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