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想到这小太监竟然泡了一手好茶? 赵珩抬眸,看到了一个老太监站在面前。 他沉声问,“你泡的?” 老太监立刻拱手应答,“是,陛下,奴才曾伺候过先皇。” 怪不得他觉得眼生。 之前伺候先皇的人,差不多都派去别的地方伺候了。 “奴才偶然得知刘公公负伤,正好来附近办事,想着陛下批阅奏折累了,应当想喝茶水。” “你倒是机灵。”赵珩淡淡的说了一声。 “这是奴才的本分。”老太太微微颔首,恭敬的低着头。 赵珩又抿了一口茶,刚一抬手,老太监便将茶盏接了过来。 不等赵珩说话,弓着身子一步步向后退,恭敬的模样,一看就是宫里的老人了。 如今刘福负伤,他身边正好缺个伺候的,于是薄唇轻启,“在刘福没有回来之前,就由你近身伺候了。” 话音刚落,那老太监停下脚步,行了一礼,“是,陛下。” 老太监将手里的茶盏送到了外面小太监手中,又折返回来,规矩的站在赵珩身旁不远处,犹如一个雕塑。 他仿佛是赵珩肚子里的蛔虫,只要赵珩稍一动,他便能知道赵珩心里的想法,把提前准备好的东西奉到他面前。 赵珩对此很满意。 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禀报说,“陛下,之前您让探查的共感一事,已经有了线索!” 赵珩一听,掀起眼眸,墨色如夜的眸子紧了紧。 小太监立刻说道,“宫外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道长,说是能解释此事。” 赵珩狭长的眼睛微眯着,眼底透露着一丝怀疑。 “道长?” “是,那人自称张半仙,说是能测过去卜将来。” 小太监老老实实的回答。 赵珩向来不信鬼神之说,但既然有人自告奋勇,他也抬了抬手,冷声道,“带他来见朕。” 小太监匆匆离去不多时,便把一个道士打扮的人请进了御书房,那倒是也算有眼力劲儿,立刻跪倒在地,行了一个大礼。 “草民参见陛下!” “你可知朕召你来有何事?” “陛下想问共感,贫道对此颇有心得。”张道士信誓旦旦。 赵珩皱眉追问,“你曾经听说过此事?” 张道长讳莫如深道,“世间之事无所不有,恰巧频道曾遇到过十几个自称有共感的人。” “哦?”赵珩眯着眼睛,锐利的眸子仿佛是一把刀射了过去,“你可知欺君是何罪名?” 张道士立刻拱手表示,“贫道自知,欺君是大罪,不敢妄言,确实曾经遇到过十几个自称有共感的人。” 顿了一下又继续说,“只不过……” “只不过所谓的共感,其实是使用了巫蛊之术!” 赵珩脸色一变,暗色的眸子越发阴沉。 巫蛊之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