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


    第(2/3)页

    原来啊,事情是这样的。邹诒全的一个朋友正在做着生意呢,这天来到了邹诒全的家中谈些事务。期间,这位朋友可能因为一时疏忽,顺手将一包鼓鼓囊囊的钱随意地放置在了邹诒全家宽敞明亮的大厅桌子上。然而,当他处理完事情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完全忘记了这包钱还留在原地。

    说来也巧,就在这时,邹加法恰好路过此处。他一眼便瞧见了那静静躺在桌上的包裹,心中不禁一动,鬼使神差般地走过去捡起了它。而那位做生意的朋友返回大厅后,突然惊觉自己的钱不见了踪影!这可不得了啦,毕竟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他心急如焚之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立刻报警。

    警察很快赶到现场,对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员展开了详细的调查询问。这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就连汪土法居然也正巧在那里呢!于是乎,包括汪土法在内的所有人都被警方传唤至公安局接受进一步的审查。就这样,可怜的汪土法也莫名其妙地被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并且一关就是好几天呐!

    好在经过一番周折之后,最终邹加法还是承认了这笔钱确实是被他自己偷偷拿走的。真相大白之后,其他无辜受累的人们总算是得以重获自由,纷纷被放回了家……

    且说此时,汪土法正和邹建民两人聊得热火朝天、兴致勃勃呢!谁能想到,这边他俩聊得正欢,那边李所长竟然已经成功地帮助邹建民把丢失的钱款给讨要回来了。

    只见李所长面带微笑,步履轻快地走到邹建民面前,将那一叠厚厚的钞票郑重其事地交还给了他。

    随后,邹建民满心欢喜地与汪土法道别,接着便与李所长一同踏上了归程,径直朝着坝头的方向走去……

    原来,邹建民一家从西山搬迁到长川居住之后,跟风的习惯使西山的大多数人家都开始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家家户户都绞尽脑汁地琢磨着如何才能像邹建民家一样顺利搬迁到长川这个地方来。没办法,西山人向来就有着爱跟风凑热闹的习惯嘛!

    汪有根他就在自己儿子汪土旺家隔壁悄悄地搞到了一块宅基地,并热火朝天地开始建造起崭新的房屋来。

    而那向来会耍心眼的邹观林,见此情形自然也是不甘落后,他瞅准了土旺后面山坡上的一处好地方,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终于弄到了那块心仪的地皮,满心欢喜地盘算着要在此处盖一栋属于自己的新房子。

    与此同时,邹忠标已然先行一步,在长川村口自家那片肥沃的自留山上大兴土木,修筑起了一座美轮美奂的新居。

    瞧见别人纷纷行动起来,邹水根亦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赶忙在邹观林那新建宅基地的一旁又觅得了一块宝地,只待时机成熟便要动工兴建自己未来的安乐窝。

    就连一向不怎么显山露水的汪土燕,这回居然也悄无声息地在邹木生家后头相中了一块地,并且胸有成竹地谋划着日后在此建房之用。

    如此这般,一时间整个西山仿佛掀起了一股建房热潮,大多数人家都盘算着要迁移至长川村这个看似平凡却又充满机遇的地方。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西山人选择离开故土、另寻安身之所,曾经紧密团结在一起的西山人如今却是人心涣散,各自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谋求着属于自己的发展与前途。

    往昔那热闹非凡、繁荣昌盛的西山景象已渐行渐远,再难重现昔日的辉煌。时代如滚滚洪流般奔腾不息,人民的生活水平亦在持续提升,大家对于繁华都市的向往之情愈发浓烈。

    尽管长川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山村,但因其地处交通便利的马路之畔且位于山脚之下,相较于位置偏远的西山而言无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可惜的是,当年西山人的先辈们早已将他们在长川的土地拱手相让于长川村民,以至于如今这些想要下山定居的西山人不得不拿出自己宝贵的自留山作为筹码,去跟长川人交换那梦寐以求的宅基地,以求能在这片新天地里落地生根、安居乐业。

    有些人不惜花费大量金钱购买土地并迁移至长川。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次西山人的大规模移民行动并未获得政府给予的任何优惠政策或特殊关照。

    尽管如此,西山客家人民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毫不畏惧艰难险阻以及自力更生的宝贵精神,将这种优良传统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事情过去没几天,邹家尧驾驶着一辆拖拉机缓缓驶过坝头。当他偶然瞥见邹建民时,便停下车子询问道:“嘿,你这小子,听说你在坝头这边开书店了哈。”

    此时,正埋头忙碌的邹建民听到声音后猛地抬起头来,发现原来是邹家尧在向自己发问。他立刻露出欣喜的笑容,并赶忙回应道:“哈哈,竟然是你呐!瞧,这就是我书店呵!要不你先把拖拉机熄了火,进来店里坐坐吧,顺便喝杯热茶歇歇脚。”

    邹家尧听后点点头,随即熄灭了拖拉机引擎。这时,才注意到车斗上还坐着邹林生。两人一同下了车,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文化商店。

    邹建民微笑着示意邹伟民给两位同村人各自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接着亲切地问道:“家尧啊,你们俩这是从哪儿过来呀?”

    邹家尧端起水杯轻抿一口,缓声道:“我们刚给生产队拉完木头到华埠,刚回来路过坝头了。”

    这时,邹林生看着邹建民,眼中流露出一丝羡慕之色,说道:“哟呵!建民,我可听说你这店生意红火,这钞票肯定没少赚吧……呵呵……”说着便笑出了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