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闻言,渡口边寂静的人群开始骚动。 李梦情身躯激动地颤抖。 死死地盯着姜离! 他刚才说......太子殿下?! 看了一眼手里的玉石遗物,对这个世界已经绝望的少女,竟然身形有些不稳,退了半步。 太子?! 这两个字早已是大武黎民心中的定海神针。 有一句话说得好: 只要在大武国土之上。 下到虫蝶,中到黎民,上至王侯。 无一不承太子之大恩。 只见,今日大武强盛,又有谁能记起,曾经的武朝是何等的羸弱! 十年前,有传闻,陛下于长乐宫宴请大辽使臣。 身为大武附属国。 虽为番邦,但民风彪悍,其人擅战。 彼时的大武,在先帝的摆烂下,内无文治,外无武功。 即便面对这等番邦小国,语气也强硬不起来。 虚假的歌舞升平,虚假的文华美人。 在真实的刀锋铁蹄之下,显得格外苍白...... 辽人说,我朝扬言教化天下,不知文章水平,能否胜过他们这小小番邦。 于是,对方便有文士,出了一句对联羞辱大武。 那一句对子,武朝无人不知。 “歌舞升平如雪月,乞儿焉敢蹬龙靴。” 嘲讽大武的太平盛世如肩上雪,水中月一样容易破碎。 至于第二句,便是明晃晃的挑衅了。 大武初祖,便是乞儿出身,一步步踩着鲜血坐上龙椅。 可谓,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啊! 而泱泱武朝,浩浩群儒,竟无一人能对答。 国弱,再如何都是徒劳! 此时,一个仅仅只有四岁的稚子,捏着桃木剑,踏上青石阶,走进了长乐宫。 面对番邦使臣的挑衅。 竟洋洋洒洒地对出了后半句。 整整一十四个字! “雪有骤时月无缺,刀染血时西风烈!” 在十年后,这位孩子手中的桃木剑,变成了染血的屠刀,易碎的水中月,变成了照耀番邦破国时候的天上月。 那一日,西风正烈,大雪正急! 姜离提着大辽国主的人头,横刀斩断旌旗。 站在城头呐喊。 “大辽,国灭!!” 而她的父亲,便有幸追随殿下,完成这灭国之战!! ...... 林雨寒也大惊,连忙起身,走到上柱国身边! “父亲!你在开什么玩笑!他,怎么可能是太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