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小吴记得之前饭盒就在旁边的一个货架上啊,咋今儿就是没找到呢? 他翻了好一会儿才从旁边的木箱子找到,开口抱怨道: “也不知道是那个棒槌,把饭盒放箱子也不说一声。” 抱怨完他才拿着东西回到科长的办公室。 两套崭新的深蓝色劳动布工装叠得整整齐齐,两副厚实的帆布手套,还有一个沉甸甸的铝制饭盒。 他把东西放在张友海科长的办公桌上: “科长,东西齐了。” 张友海点点头:“嗯!辛苦了小吴!你去忙吧!” “好勒!”得到张友海点头示意后,小吴便退了出去。 张友海亲手把这些东西交到何卫国手里,语气带着老同志的叮嘱: “卫国啊,东西拿好。尤其是这饭盒,” 他点了点那个铝盒子: “回去记得在显眼地方刻上名字。咱们厂食堂人多,不打记号,回头拿错了或者丢了,找都没处找去。” 这话说得很实在,也是这年月工人间的常识。 何卫国双手接过,感受到工装布料的厚实和饭盒的冰凉,诚恳道谢: “明白,谢谢张科长提醒!您费心了!” 张友海笑着摆摆手,拿起桌上的文件: “我这还有点报表要赶,就不陪你过去了。” 他这话既是实情,也是分寸,一个行政科长陪着新司机去报到,确实过了。 王文生适时接话:“行,老张你忙你的。” “卫国,跟我走,运输队就在后头仓库区。” 他深知官场分寸,自己人事科长送人过去,既体现重视又不算太逾矩。 两人很快离开行政科。 穿过堆满木箱和麻袋的厂区小道,空气里混杂着面粉、油脂和淡淡的机油味。 绕过两排高大的红砖仓库,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巨大的水泥硬化地面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运输队的停车场兼维修场。 场地上停着七八辆墨绿色的卡车,车头方正,棱角分明,正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苏联嘎斯。 这些车大多风尘仆仆,不少车身上能看到修补的痕迹和隐约的弹坑焊疤,显然是经历过战火洗礼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