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板车、手推车就有四五辆。这也算是这年头四合院里特有的集体劳动景象了。 看人来得差不多了,天色也不早了,何卫国便大声招呼道: “行了,我看人齐了!咱们抓紧出发!去晚了排队的人多,回来天黑了路不好走!” “路上都互相照应着点!” 何卫国说完,大伙儿纷纷应和着: “走走走!” “赶紧的,早去早回!” 这支由95号院青壮年组成的拉煤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出了院门,朝着几里地外的煤站方向进发。 队伍里,板车轱辘吱呀呀地响,扁担箩筐互相碰撞,年轻人们说说笑笑,给这深秋的傍晚增添了几分生气。 煤站离南锣鼓巷有点距离,徒步得走四十来分钟。 一路上,年轻人脚程快,有说有笑,讨论着厂里的事、院里的事,或者互相开开玩笑,倒也热闹,冲淡了不少干体力活前的沉闷。 等他们这支队伍赶到煤站时,眼前的情景却让人有点头疼。 买煤的队伍已经排成了见首不见尾的长龙,弯弯曲曲,从煤站门口一直延伸到外面的土路上,估摸着得排上一两个钟头。 空气中弥漫着煤粉特有的味道,夹杂着汗味和烟草味。 虽然排着队,可现场一点儿都不安静。 有相熟的邻里之间闲聊扯淡、交流信息的。 有因为前后顺序、谁踩了谁脚、谁插队这类鸡毛蒜皮小事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的。 这年头物资紧张,什么都凭票供应,排队是常事,大家火气都大,耐心也有限,这类摩擦场景屡见不鲜。 何卫国把队伍带到排队区域,感觉有点内急,便对傻柱和许大茂交代: “柱子,大茂,你俩先带着咱们院的人排好队,维持下秩序,别跟别人起冲突。” “我去旁边找个地方方便一下,这憋了一路了。” 傻柱点了点头: “行,大哥你去吧,这儿有我们呢。” 于是便招呼着院里的小伙子们按先来后到排好队,自己也站在了队伍前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