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总归不是什么好话。 “谢谢啊,裴兄弟,真是太麻烦你了。” 裴直点了点头,没说话,转身把三轮车推进屋内的院子里。 舒窈趁机朝屋内看了眼,院子很宽敞,有两间土平房。 裴直进去后,里头很快传来妇女难听的叫骂声。 “不消停!天天来借车,也不给点钱。” “下次不要当烂好人,你倒是得了好名声,我和你弟怎么办?” 赵启铭自然也听到了女人毫不留情的骂声,脸上露出难为情的尴尬。 “听见了吗?你下次要还是不舒服,我也没办法了。” “总不能再找人借车,让裴兄弟也难做。” 石崖村很穷,家家户户靠种田为生,难得飞出两只金凤凰。 生产大队便是来帮助石崖村发展的,村上的希望小学很快要建成了,那时知青们便不用继续干农活,可以进小学支教。 无论在什么年代,读书是寒门子弟实现阶级跨越的最好途径。 村上太偏僻,家家户户靠步行,连拉货的三轮车也很少,他和裴直有点交情,所以每次江舒窈出点事,都会来找裴直借车。 裴直心善,但他并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 所以赵启铭只希望江舒窈少作一点。 “知道了,大队长,也麻烦你了。” 舒窈倒也是个会认错的主,只是从来不会改。 赵启铭懒得再说她,带她回队上去了。 走在路上,舒窈没忍住问赵启铭,方才骂人的女人和裴直是什么关系。 从他口中得知,裴直父亲死于山洪,那个女人是他父亲娶的第二个媳妇,也是他的后妈,叫王翠娥。 王翠娥嫁过来时带着一个孩子,叫王成,是裴直异父异母的弟弟,只比他小一岁。 裴直平日里赚的工分,要分一半给王翠娥。 好在他力气大,干得活也多,工分勉强够用。 “不对啊。” 赵启铭皱起眉,“你怎么突然对裴直感兴趣,我告诉你啊,我们支教半年就得走,你不要打石崖村小伙子的主意。” 赵启铭这么说并非针对她,而是村上有过类似的情况。 发生在上一批支教的团队,里面有位知青与村上小伙看对眼了,眼瞅着甜甜蜜蜜,如胶似漆。 可等支教结束,那位知青竟干脆利落地回城里去了,还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