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孙秀兰的战斗力堪称恐怖级别。 她就像一台行走的“军区广播站”,还是自带环绕立体声和实时弹幕评论功能的那种。 她冲出家门后,先是精准锁定了院子里那几个正在编排周苏苏的“谣言重灾区”——李嫂子、张翠花等人。 然后她叉着腰,火力全开。 “哎哟,我说你们几个,一天到晚闲得没事干是吧?东家长西家短的,嘴巴比棉裤腰都松!” “说什么周苏苏作风不正?说什么人家的钱来路不明?我呸!你们知道个屁!” 孙秀兰清了清嗓子,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个“悲壮”的故事。 她把烈士遗书的内容添油加醋地渲染了一番,把赵卫国塑造成了一个为国捐躯、心系孤女的伟大英雄; 把周苏苏描绘成了一个忍辱负重、为了保护烈士遗孤声誉而默默承受污蔑的“绝世好后妈”。 至于王翠芬,自然就成了那个为了钱,连亲生女儿和烈士家属都不放过的、敲骨吸髓的“恶毒丈母娘”。 这个故事,有英雄,有孤女,有恶人,有忍辱负重的善良女主,简直集齐了所有能戳中人心窝的元素。 在那个淳朴的年代,大院大部分军嫂都是懂是非分明的。 在孙秀兰那极具感染力的讲述下,整个故事听起来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我的天!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也太不是人了!” “为了钱,连自己女儿的名声都不要了?这还是亲妈吗?” “最可恨的是,还敢污蔑烈士家属!这要是让部队知道了,不得扒了她的皮!” 李嫂子和张翠花等人听得是面面相觑,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她们也没想到,这背后还有这么一出啊! 这下好了,她们从“正义的吃瓜群众”瞬间变成了“谣言的帮凶”。 周围邻居看她们的眼神都变了,充满了鄙夷和不屑。 “有些人啊,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听风就是雨!” “可不是嘛,自己家日子过得鸡飞狗跳,就盼着别人家也出事。” 李嫂子和张翠花被说得面红耳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想在这里多呆一秒,灰溜溜地溜回了自己家。 王翠芬散播的谣言,在孙大嫂的“大喇叭”攻势下,干净利索的被化解了。 王翠芬也因此一战成名。 从一个让人“同情”的“可怜老母亲”,一夜之间沦为了整个军区大院里人人唾弃的、比茅坑里的石头还又臭又硬的“极品丈母娘”。 她也因此成为了大院门口的警卫员重点关注对象,彻底断了再来骚扰的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