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拎着准备好的月饼,绕开有人干活的大地,去到了三岔口,村长媳妇儿已经过来了。 “嫂子,等半天了吧,真是不好意思。” “没有,妹子,你会骑车吗?” 村长媳妇儿收了两毛钱,那是丁点儿怨言都没有,唯一担心苏梨不会骑,别给车弄坏了。 “会!” 苏梨肯定回答,筐放在后座儿,用绳子绑好。 她双手扶好车把,单脚衬了几下,车子动起来后,另一条腿从后面迈过去,屁股一坐,稳稳当当的骑走了。 村长媳妇儿一看。 “行啊,骑的还挺好。” 她放心的回去了。 苏梨一路到了杨家,杨老太太早就等着了。 “妹子,我昨天联系了八家,一共要五十六块,你今天带的够不够?” “够!我带了六十块过来的。” 两个老太太都露出满意的笑容,杨老太太先拿的钱,因为大家都认识,也没人怕她贪下。 最重要的是,钱和货分开,哪怕被人抓住,也能胡乱编点理由,对他们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苏梨听着杨老太太给她解释为啥钱和货分开,她立刻佩服的夸开了。 “大姐,还是你想的周到,我都没想过,多亏了有你。” “哎,也就还行吧。” 六十块月饼,一块三毛钱,十八块钱,杨老太太收下三块六的提成,剩下的是苏梨的。 苏梨又拿出来十块钱和杨老太太换了粮票,准备用来买材料。 其实上次买的还有剩下,但她不能让杨老太太以为她赚的太多。 果然,杨老太太看苏梨又要买十块钱的材料,心里一相比较,觉得苏梨和她赚的应该差不多。 两人约定好下次送货就让老大程俊东给传口信,苏梨拎着空篮子走了。 离开杨家的苏梨没着急回家,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的及。 她骑着车去了矿山职工俱乐部。 一到矿山,骑自行车的都多了。 这里的供销社是三层小楼的,有邮局,矿山医院,图书馆,文化宫,简直是一个微缩的小城市。 苏梨停好自行车,在周边转了转。 俱乐部多是内部职工去,没有证件的难进去,这是人家矿山的福利待遇。 当然,有人带着或者职工家属也是可以进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