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莫慌!稳住!” 民航两小时的航程,不过一小时出头就已经抵达了连市某军用机场。 俞景辉还好,就是两个副手,一个把早饭吐出来了,一个把晚饭吐出来了。 昨天晚饭。 “唉呀妈呀真埋汰!怎么一股锅包右味儿!” “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军航特点三,噪音大到怀疑人生。 骂骂咧咧的声音中,三人已经坐上了另一辆汽车。 而此时距离翟达打完电话,才过了两个半小时 一个半小时后,俞景辉根据地址,终于来到了传说中的三毛小区。 而此时距离翟达打出电话,才过了四个小时。 可惜两个随行老师不行了腿软的上不了楼梯。 “领导我不行了我稳不住了我感觉地面在抖。” “地面没抖是你腿在抖!真不经造” 俞景辉只能自己往上走。 风尘仆仆的上了楼道,果然看到一窝蜂人堵在这:“借过借过” “你哪个学校的?” “我大红鹰学院的。” 那是他曾经考察去过的一个地方。 问话的人明显愣了一下啥玩意儿? 给我干哪儿来了?这还是国内么? 一路打哈哈挤到了最里面,早就联系过的俞景辉三长一短敲了门。 片刻后,门短暂开合,俞景辉迅速溜了进去。 把外面的人看的一愣一愣的 啥大红鹰学院啊?这么有实力么? 俞景辉进门后,看到的是一张餐桌,于晓丽、翟达、卢薇正在吃饭。 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六点出头 翟达端着饭碗,惊讶道:“您这么快?怎么来的?” 俞景辉拉着翟达的手:“这不重要翟同学,卢同学,欢迎加入哈工大的大家庭啊!你们绝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还没加入呢,坐下说吧,老妈添双筷子。” “行啊,就是没准备第四个人的饭。” “那要不就算了?俞老师您先坐沙发,离得近我怕您馋。” 俞景辉: 我还能不算了硬要吃一顿么? 其实他也挺饿的 倒也没晾着对方,翟达倒了杯茶,一家人加快吃饭进度,而后和这位远道而来的哈工大招生办主任,好好坐下聊一聊。 “俞老师,感谢您专门跑一趟,之前电话里也沟通过了,我对哈工大意愿比较高,但还有一些问题想先了解再决定。” “我之前查到,贵校正在探索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叫‘一生一策’,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么?” 俞景辉人已经坐进状元家了,心里也安稳了许多。 刚才一路最慌的其实是他自己 生怕清大、京大的人,把这两位状元提溜走了。 这可是两个呀!双开门! “咳咳,所谓‘一生一策’,就是针对顶尖学生,为其专门定制本科阶段的培养策略,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一起探讨的内容,叫‘院士本科班’” 先说“院士本科班”,哈工大共有近百名校友是两院院士,其中专职在校的大概二十多位,院士本科班就是从本科阶段开始,就由在校院士亲自负责培养。 院士自然不会上所有课程,比如大抵不会去教你大学英语,那就不叫学生,叫爷爷了 但院士却会参与到自己管辖班级的方方面面,这么说吧,大一!你就可以自称院士门生了。 再说“一生一策”,这是一种打破传统专业壁垒的培养方式,既:个别顶尖学生,可以跳脱出常规专业选择范畴,根据自身强项和特长,专门为其定制课程组合。 你可以同时学习机械和通信,你甚至可以同时学数学和烧锅炉,自此不用再在意传统的专业划分,你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种培养过程是相当自由的,如果某一门课程学下来后感觉不太行,也可以和学校商量以后不朝这个方向走了,突然对某个感兴趣,也可以增加。 当然并非想一出是一出,得确实是“合理”且“可行”的。 在得知外公曾经报考的是哈工大时,翟达就查过许多资料,凭心而论如果外公考上的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他不会因为有重要的系统任务,就去拿自己的大学生活做置换。 大不了几年后想办法去当几个月保安。 但如果本身就是顶级院校,那就不一样了,而且这两个政策都很吸引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