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是卢薇亲手做的,但就和有些人总是忘记雨伞一样,翟达脑子好像没这根弦,总是出门因为冷才想起来。 相对应的,卢薇自己则是一双淡粉色的,有了缝纫机后,小木头一天至少坐在机器前两三个小时。 秋衣秋裤、棉衣棉裤、睡衣睡裤,都在不断地丰富之中,于晓丽随着马甲也寄来了一些“尾货”。 服装公司真的是休想从他们一家人这挣到一分钱 哈城已经彻底入冬,但今年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到十一月中旬依旧没有下过哪怕一场雪,就硬冷。 班里的本地人沈子轩说,目前还算正常情况。 一路走穿过校园来到后门,来到沿河的精酿基地,此时这里已经大变样。 除了装样子的“迷雾酒馆”依旧是没有营业,侧面大门已经进进出出很是忙碌的样子。 在五点前,所有店面的精酿都必须配送完成,王小龙的那辆依维柯早已经满足不了需求,公司就又买了两辆二手金杯,便宜又好用。 值得一提的是,那辆依维柯上依旧贴满了被拐卖儿童的照片,格外显眼。 目前光王小龙管理的送货队,就有三辆车十个人,精酿基地的总人数也已经超过20,多了许多新面孔。 见到翟达,王小龙停下手上的活,远远喊了一声:“达哥!” 周边的小弟也赶紧朝这边望来,认识的赶紧跟上“达哥、达哥”的叫着,不认识的也有样学样。 心想着这就是那个年轻的大老板啊年纪比他们还小,人活得却这么潇洒已经开公司了 他们距离“文化生活”可能还有点距离,要是知道翟达还是高考状元和作家,怕是更惊讶。 有激灵的跟了一句:“大嫂好。” 是大嫂还是“达嫂”说不上,反正稀稀拉拉好多人叫。 卢薇面无表情,仿佛一个翟达的小配件,甚至一个小碎步,往翟达背后躲了躲。 翟达对王小龙道:“吴越呢?” “阿越跑销售去了,又有七家店要进货。” “这两天怎么样?” 王小龙笑嘻嘻道:“许大爷又做好了一套设备,但还是供不应求,每天我送货都被缠着,烦得很。” 说是这么说,嘴角已经咧开了。 送多少货他也说的不算,但打听消息的人多,这边人特别喜欢加个“哥”字,于是东阳县的“小王”也变成了“龙哥”虽然只在很小范围内流传。 杂七杂八的烟一天都能收个好几包,抽不完,根本抽不完。 翟达摆摆手道:“我去工坊看看,你们忙你们的。” 几人就继续干活了。 只是路过这些人的时候,感觉到其中几个明显随着他的话,有一个“稍息”的下意识动作。 动作不是很完整但还是辨认的出来。 翟达微微思索:这是招了几个退伍军人? 回头问问吴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