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简单来说,只要不是明显的广告、促销、违反公序良俗的内容,就都可以对吧?” 可能是觉得这个陈述有些危险的意味,外联社的学长带着一点警惕:“最终审批规则还是团委老师来定。” 懂了,江小白可以拍板。 学长小声道:“学弟呃我是说翟同学,你想赞助一个活动?以个人的名义?” 翟达摇摇头道:“不,以公司的名义吧,显得正式一点。” 学长震惊道:“你还有公司?” 翟达心说这很奇怪么? 罢了,所谓学长也不过是大三的年纪,学校里是老前辈,放出去也都是清澈愚蠢。 翟达将“号召全校同学,在自认为有天赋的领域写成手稿,提交给社团‘π’最终选拔出新成员”的主旨,给外联社讲了一下。 外联社的学长脑子有些卡顿仅仅为了“社团招新”,就赞助一个全校的活动? 你是真有钱啊! “你觉得得给你们多少钱,才能有足够的覆盖面?” 学长义正辞严道:“不不不同学,不是给我们,是赞助学生会,支持我们的工作!” “那我需要支持你们多少,你们愿意为此工作?” 学长一咬牙,说了个数:“我争取帮你覆盖全校,但至少要也2000块!” 说完忐忑的看着翟达,似乎只等翟达一张嘴,就降价到1500。 翟达: 你也没吃过什么好猪肉。 其实学生会外联社本身就是个挺尴尬的部门,听起来是“对接校外资源”很高大上,实际上最多就是和附近的商家,遮遮掩掩的弄点横幅广告啥的。 比如学校要举办篮球赛,就开始一家家跑,最后篮球场挂个横幅“XXX赞助哈工大第X届篮球赛”,收人家八百一千的。 偶尔广告位卖不动,鸡公煲、烧烤店也能花个500来冠名,不过也就上一次狗当,因为确实没啥效果。 有一些学校管的松,外联社还能拉个企业讲座,或者吃人头回扣把学弟学妹叫去打白工发传单,明目张胆的挣钱,但哈工大这方面很严格。 翟达点头道:“2000块没问题,但我想知道你们的流程,另外效率最好高一些。” 学生会磨洋工是出了名的,一点破事轮着开会,不盯着点轻轻松松拖到下学期。 学长想了想说道: “我会发动多部门一起通知,有学生会成员的班级都能覆盖到,没成员的迂回覆盖,让每个人在自己班群里转发,翟老师要求快我们就不准备物料了,以文字性质为主。” “专人盯专群,不断、反复的鼓动大家参加,学生会官网上也会同步更新,所有手稿交到我们这里,你看这样行么。” 翟达想了想道:“简单点也好,另外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优秀手稿会有1000块的奖励,下限是3个,上不设限,这笔钱单出,不算在赞助费里。” 虽然不知道能收上来多少,但即便一个“天才”没有,翟达也会挑选三个认真写的发钱。 这样的活动完全可以每学期办一次,乃至办两次,有个奖励也算“千金买马骨”。 学长心道有钱就是爽啊 要知道有些正规奖学金,一学期才八九百呢,1000块在08年,已经超过许多同学的生活费了。 比如他自己,回头也打算写点东西碰碰运气。 我好歹学生会混到了部长级自认有天赋不过分吧? “对了翟同学,我只能承诺学生会层面尽可能快,但团委老师那边多久能批准,我实在无法保证。” 翟达心说这个简单考虑到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敲定,翟达直接打了个电话让江小白来一起参与一下。 于是学长口中“掌握审批权”的团委老师,直接来现场审批了。 也算见识了什么叫手眼通天 于是现场通过,加文字性质通知,加赞助到账爽快,当天下午,大部分班级就收到了群里的通知。 ———— 校园某角落宿舍楼,一个冷门的学院和其更冷门的学生住在其中。 仿生科学与工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