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考察小分队一路都很顺利,他们看重的地方一般都不太抢手,许多甚至都是长期空置的。 翟达大部分时候以观察为主,但也不白来,偶尔还会偷偷拿出【纯金秘密手杖】,敲敲墙壁什么的。 主要是探查整体结构,期间还真发现了一些问题,某个铺面房东拍着胸脯保证他这墙体隔音效果好,但其实三面有两面都是空心砖。 而韩琪则拿着小本本,努力记录,查遗补漏。 大半天的时间,四个分基地基本确定了三个,剩下的那个物业是某国企的,无法当面确认,只说“原则上没有问题。” 意味着他可能想挑战一下自己的原则问题。 不过这个就不归翟达管了,吴越自会处理,真要是死皮赖脸,那他最好没有原则问题。 下午三点,三人完成了今日工作的上半部分,启程出发去往此行最重要的地方,精酿设备厂的选址。 一切扩张的前提,都是精酿设备跟得上,如果还依靠以前小作坊的模式,许学军累劈了变成午子车,一周也才两台,如果按照30台一个分基地,三个月都扩张不出来一个。 后面的一切计划都是空谈。 “对了,分基地也要建酒馆么?” 吴越想了想道:“我觉得还是以防万一搞几个,随着业务扩张,咱需要投入一点额外成本来增加稳定性,每个基地配个小酒馆,雇个人装装样子成本并不太高,但若是因为少了这一环被人找麻烦,损失就不可计量了。” 一天几十万呢 翟达笑了笑:“真成连锁酒馆了” 吴越调整了一下屁股的姿势:“这边营商环境比南方还是差一些,南岗区的基地这么顺利,有一定运气成分,当然和哈工大也有一定关系。” 不是说哈工大和照顾他们,而是这所地位特殊的大学附近,所谓的地头蛇们会比较克制,无论黑的白的。 这就和市政府对面不会有人收保护费一样,哈工大什么都不做,杵在那就造成了一定空白。 但走出来了就不好说了,09年全国营商环境好的地方,基本都集中在华东华南,而且也只是相对好,和十几年又是两回事了,出来做事总需要接触人情世故。 不过这方面吴越很强,嘴上说之前顺利有运气原因,更多其实还是城市猎人办事儿利落。 否则还没那么快成为整个南岗区都有名号的“越哥”。 翟达想起秦阳之前提过的事情,觉得也许可以运作一下,正要讨论两句,吴越指着车外一处园区道:“就在这,正门是中间那个。” 大门口,已经有一队人在等了,翟达也就暂时收口。 一个看上去油头粉面,戴眼镜的大背头年轻男性,摇头晃脑,张开双臂迎了上来。 “越哥~好久不见!” 与此同时,哈工大后门。 三个穿着夹克的男性,来到了越达一条街,指着精酿基地道:“就在这,正门是中间那个。” “我咋看着不像,不是说是餐饮公司么?怎么像个仓库?” 下午正是这里送货的高峰期,二三十号人在基地进进出出,确实和信息里的“餐饮公司,主营酒吧”完全不搭。 直到他们听见奇怪的号子。 “3队1班,应收30桶,实收30桶,申请出发。” 三人对视一眼:“就是这了,没找错” 为首的是个中年人,看上去四十多岁,拉住一个正在搬货的小年轻:“小伙子,这里是越达餐饮么?” 彭浩警惕的眯起眼睛:“你们是哪个?” 中年伸出手臂想要握握手,彭浩根本没搭理,站着不动,冷眼打量。 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有人四处打听公司的情况,主要是设备问题,有脑子的人不少,知道国内独一家的精酿设备才是关键点。 这时秦阳从里面走了出来,拉了一把彭浩自己走到最前方:“你好,什么事儿?” 中年人道:“我们是哈城退伍安置办公室的,了解到这边吸纳了许多退伍自主就业人士,特地来看看。” 一旁的小年轻立刻补充道:“这是我们牛主任。” 听到退伍两个字,许多路过的员工都停下了手上的活,好奇的看了过来。 秦阳赶紧握了握手:“您好您好是有什么问题么?” “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是很少有企业招募这么多退伍人士,我们没帮上忙,总要来看看不是?今天刚好路过,看看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 哈城的另一边,吴越也接到了秦阳的电话。 “退伍安置办?哦我和你达哥今天都回不去了,你接待一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