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编辑是发错东西了吧? 但打都打开了,他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没有一作、二作、通讯作者是一份独著论文。 年龄十九岁? 翟达自上而下的策略还是有用,这篇论文干干净净,若是自下而上,说不得会因为各种讨论,多出一两个名字人都是有私欲的。 田纲的兴趣越来越浓,会发到他这里,就说明至少是相关领域,或者可以向下兼容。 《敏感度猜想》布朗函数方向么 然后一看就是一个小时。 再抬头已经腰酸背痛。 天才般的构想,鬼斧神工的创意! 数学的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这绝对是今年他读过最好的论文! 而且这个“矩阵追踪工具”,感觉在代数领域还有不小的用途。 虽然说大部分数学家的主要成就,都诞生在30岁以前,但19岁依旧是个惊艳且夸张的年龄! “这真是妖孽啊” “但这么好的数学苗子,怎么去了哈工大?这才大一吧?去年参加的高考?招生办的人干什么吃的!” 另一边,东阳县。 因为名字就带本地名称,《东阳往事》在这里得到了更强的优待,堆货数量直接拉满,而且也摆在《超时空同居手册》的旁边。 不少顾客都会拿起翻看而后购买,毕竟名字在这摆着一上午就卖掉了几十本。 两个店员站在角落偷懒闲聊:“《东阳往事》我昨天好奇也翻看了一下,居然是咱们这真实案件改编的?” “怎么样?好看么?” “非常好看,不知不觉看进去了,里面许多地名、事件都有迹可循,据说是通过《东阳县志》研究的。” “这年头还有县志?讲得什么故事?这么厚全是案件?” “不准确的说有点像年代剧的感觉,悬案是主线,但对那个时代的描写也很出彩有点以前看《平凡世界》的意思,对70-90年讲得很真实而且特别感人厚重” “不对吧?我怎么听人说,是个小姑娘写的?” “小姑娘怎么了?这不正说明有水平么?” 角落里,一个高大挺拔,穿着贵气的身影正在偷听。 心里和吃了两斤蜂蜜一样舒爽。 只是再看向自己手上,因为无人问津开始积灰的《枪杆子与枪套子》心里有些惆怅。 市场还是懂点文学的,但不懂我 哎 哈工大,学生活动中心。 卢薇坐在摄像机前,清丽的面容没有表情,瓷白的肌肤被补光灯打出了珍珠般的色调,什么都不干,坐在那里就是一副美景。 这世上不缺“天才少女”,但颜值如此能打,实属罕见。 负责拍摄的老师心道近距离拍摄五官真是精致啊! 但只有一旁的翟达知道,小木头很不自在。 想跑。 情况是这样的,虽然论文审核还未结束,但哈工大数学系又不是读不懂论文,早就认可了卢薇的成果,圈内消息反馈也非常好。 所以“哈工大数学天才少女”,是注定将会一飞冲天了。 这是狠狠给衰落中的哈工大数学系奶了一口! 电视台来采访也是必然的,新闻联播整个三分钟可不是瞎说说。 但学校也会主动发力,在学术界扩大战果,所以自身也需要一些资料,卢薇之前在学校太乖了,一张正式照片都没有,现在提前采访一下,介绍一下这个年轻天才,日后学校自有用处。 采访者:“卢同学,是什么让你选择了哈工大。” 卢薇没有任何犹豫:“因为我要和翟达上同一所大学。” “咳咳这段先掐了,我们重新对一下” 几分钟后,卢薇:“因为哈工大是一所优秀的,具有历史传承的高校” 采访者:“平时在课余生活中,你喜欢做什么?” 卢薇这次斟酌了片刻,她虽然木了点但毕竟不傻,心里将那些不能说的剔除掉后道:“研究数学是最大的兴趣” 随着时间推进,采访也已经接近尾声,整个采访的风格都透露出一种“出尘”意味,好似落入凡间的精灵一般。 一个小时后,采访者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你觉得这次取得如此成果,最想感谢的是谁?” 卢薇看向镜头外,目光带着宠溺的翟达。 脑海中闪过了许多画面天台的万家灯火,一墙之隔的夜谈,无数次响起的歌声,一路来到这座冰城,却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第(2/3)页